生物制藥亟需加強研發以卯足后勁
近年來,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迅速并呈現出快速上升趨勢,疫苗和單抗藥物無疑是其中較具投資價值的兩大生物制藥領域。從行業產品的角度看,我國二類疫苗接種率低,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另外,隨著治療性疫苗產品的研發深入和產品上市,也將極大的推動疫苗市場的發展。
不過,在關注其投資價值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其潛在的風險。2013年底國內所有疫苗生產企業均要通過新版GMP認證,如果企業屆時無法通過認證,將陷于非常不利的局面。當然,國家也制定了多個行業扶持政策,從長期來看,隨著生物制藥行業的發展,部門政策可能會有所調整。
另一方面,國內生物制藥市場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導致市場競爭劇烈,非常不利于生物制藥技術的推進與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生物制藥行業研究小組認為,生物制藥環節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然而,國內企業在看重巨額利潤的同時又不愿意投入研發資金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也成為目前國內市場仿制藥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非常不利于我國生物制藥行業的發展。
從行業的角度看,企業都做仿制藥,心思不放在新產品的研發上,那么對我國的生物藥品的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就沒有幫助,行業整體水平會停滯不前;從行業內部的市場競爭來看,“跟風”盛行,會導致產品嚴重同質化,企業間競爭日趨劇烈而無序。
前瞻產業研究院生物制藥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加大研發投入,是保證巨額利潤的持續性的一個根本動力。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和新產品的持續推出,高額利潤都只能是眼前利益,后勁不足。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是發展醫藥研發外包,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不愿投入研發資金、建設研發團隊較難的問題,但是這也不利于從根本商家解決“跟風”問題。
據統計,2010年我國CRO市場規模已達到170億元。隨著跨國制藥公司研發中心紛紛到我國“安營扎寨”,國內醫藥研發的產業鏈日益成熟,不僅有大批工資相對低廉的優秀科學家,還具有豐富的臨床資源。
中國已經超過印度成為亞洲研發外包首選地,未來幾年國內CRO市場規模將實現快速增長,CRO企業在生物制藥產業鏈中的作用會加大。但是生物制藥企業若想實現差異化發展、堅實發展基礎,那么自己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是比較理想、也比較易于提高行業技術壁壘。
其次,可以考慮和國內的高校合作,加大產、學、研的合作,既能解決研發的問題,還有利于國內高校解決“技術—產品”的轉化問題。
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制藥的研發都會有一定的補貼、補助,但補助的力度隨各國的生物制藥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的生物制藥水平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政府對生物制藥的補助相對其他國家而言還算不錯。但總體而言,相對于生物制藥行業巨額的研發支出,政府補助、補貼在研發支出中所占比重較小。
因此,國家應加大生物制藥行業的扶持力度,制定相關政策,促進企業、高校合作,切實的推進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