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導航設備:北斗崛起能否與GPS搶食?
在本月閉幕的珠海航展上,除了各式各樣的飛行器吸引眼球外,導航設備成為了普通消費者最受關注的產品,而北斗導航系統的驚艷亮相更是讓國內導航設備廠商和消費者倍受鼓舞。
目前,源于美國GPS導航系統的各類導航設備占據著國內導航設備市場95%以上的份額,而國產的北斗產業占全國導航市場的份額只有1%左右,市場規模僅為5億元左右。隨著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日漸完善,我國導航設備行業也必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GPS托起國產導航設備
導航設備是指用于航海、航空、天文、水文、陸上交通等方面的導航、制導裝置,其終端類產品一般可分為:導航型、測量型、授時型、測向型等。目前,衛星導航普遍應用于地理數據采集、測繪、車輛監控調度和導航服務、航空航海、軍用、時間和同步、機械控制、大眾消費應用等主要領域。
在我國的導航產業,依托于美國GPS系統的終端設備已經占據了絕對壟斷的地位。據統計,GPS導航系統已經占據了中國導航產業市場95%以上的份額。中國北斗產業占全國導航市場的份額只有1%左右,市場規模為5億元左右。
近年來,隨著我國北斗導航系統逐步建設完成,北斗衛星將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乃至形成全球覆蓋能力。而隨著服務精度的不斷提升,北斗衛星的巨大市場空間將逐步打開,北斗衛星產業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截至2012年10月,中國已成功發射了16顆北斗導航衛星。中國衛星導航產業將進入井噴期,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發射30余顆衛星,建立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國防領域是北斗一代應用時期的最主要應用領域。估計國防領域的用戶數比例占70%-80%。在國防領域中,北斗導航終端主要用于制導武器導航、航空器導航和士兵手持終端。隨著中國國防開支穩步增長、國防加強信息化建設,北斗導航相關裝備作為信息化的基礎設施,相關需求也將穩定較快增長。
在民用領域,近期北斗系統主要應用領域將主要在通信、電力、海洋漁業以及水利氣象等行業;在通信、電力、金融等領域中,北斗系統的需求主要來自于授時方面的需求;在海洋漁業中,北斗系統具有推廣應用的特殊戰略意義,主要用途為導航和雙向通信。此外,在水利、氣象等領域也具備對北斗導航與定位功能的需求。
近年來,國內導航設備企業通過引進學習國外技術和自主研發,已經開始具備自主創新、產品升級換代的能力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同時,通過總體技術水平的提升,特別是規模效益使產品的成本有了明顯下降,中國的導航設備產業已經形成專業的上下游產業鏈。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導航設備行業市場規模突破500億元,達到505.90億元,其中,專業應用領域市場規模為42.70億元,消費應用領域市場規模為463.20億元。
2001-2009年全球衛星導航應用是規模年均增長為23.3%,預計到2013年,全球衛星導航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400億美元,而我國衛星導航應用市場規模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導航設備行業研究員趙文重認為,未來隨著我姑北斗導航系統的日益完善,在導航手機市場、汽車消費市場、智能交通等領域的需求刺激下,我國導航產業將呈現出軍用與民用齊頭并進的發展勢頭。
2011-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導航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趙文重預計,隨著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預計到2015年我國導航產業的總產值將有望超過2000億元,衛星導航終端社會持有量也將突破3.4億臺,而到2020年,我國導航產業的產值將有望達到4000億元。
任重而道遠
由于我國北斗系統起步較晚,目前的應用大多局限于國防軍事領域,在民用方面仍遠落后于美國的GPS。據統計,在大眾消費應用領域,目前我國大眾消費用領域占導航應用的80%以上、并且GPS系統占據了接近100%的市場份額。
據統計,美國的GPS系統發展到今天,GPS的應用已經超過500種,年產值已達幾百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4000億美元,市場以超過25%的年均增速快速發展。
而從衛星導航市場應用的地區來看,目前日本、美國和歐洲占據了88%的份額,我國僅占2%。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我國導航產業的發展仍遠遠落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按照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三步走”的規劃,到2012年,建成覆蓋亞太區域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即“北斗二號”區域系統),到2020年,建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和30顆地球非靜止軌道衛星組網而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屆時中國北斗導航系統才能具備全球覆蓋能力,國產導航設備產業也有望真正達到研發和應用的高潮,成為比肩美國GPS產業的高新技術產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導航設備行業研究員趙文重還指出,雖然目前我國導航設備市場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有數百家終端企業參與競爭,但行業規模小、無序競爭、盜版與山寨泛濫等文體也將成為阻礙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
據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應用協會統計,目前我國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的企業(包含消費類)約有1000多家,主要以開發應用企業為主,且大多數為人數在50人以下的小企業,年營業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占總數的15%。而國內專業從事高精度GNSS業務的企業不到10家,其中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只有中海達和南方測繪兩家。
目前,中國消費類應用市場的終端廠商高峰時多達500家,但山寨機市場也同樣呈現出“井噴”態勢。山寨市場的繁榮對產品實現大眾化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但這也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不利于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以PND市場為例,山寨機占全年PND市場銷售量的32.2%,其主要銷售渠道為IT終端店面和網絡購物。因此,行業整合與洗牌將成為市場下一階段發展的主旋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