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改革新十年 模式創新是關鍵
2012年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啟動十周年之際,接二連三的壟斷指責,正挾民意洶涌而來,攪渾一池春水。回顧十年電力體制改革,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力行業研究小組成員,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結論。
第一種觀點:
從電力投資和滿足經濟發展所需電力而言,國家電力公司在2002年前發、輸、配、售垂直一體化運營,高度壟斷的局面被打破。電網側沿襲了自然壟斷,但在發電側已形成競爭性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2002年全國裝機3.57億千瓦,而截至2011年底全國發電裝機達到10.56億千瓦,2012年超過11億千瓦,年均新增發電裝機容量7700萬千瓦。2002年以來的發電裝機年均新增容量,是2002年以前53年平均新增容量的11.6倍。同時,我國先后成為世界第一的水電、風電、發電量大國,實現了全社會電力供需平衡,解決了電力缺口問題,電網建設也取得了進步。
第二種觀點:
參照2002年國務院下發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以下簡稱電改“5號文”)提出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和競價上網五大任務。以現在的標準對照“5號文”衡量,前瞻產業研究院部分研究員認為,改革成果并不突出,呈現出:政企分開不到位、廠網分開不徹底、主輔分離依然壟斷、輸配分開停滯、電網統購統銷、調度不獨立、直購電交易有限、監管不力等一系列問題,依然無解,且有電監會總工程師孫耀唯的觀念佐證。
綜合大家的分析,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章誦蘭認為,經過10年改革的漫漫長路,電力行業的情況已今非昔比,一方面電力行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另一方面也積累了一系列的矛盾。需要調整電力體制改革的思路,模式創新將是關鍵,以保證電力行業可持續發展、保證電力企業的效率。
一直以來,已歐美電力改革為榜樣的中國電力改革模式跨越了西方沿用近百年的政府干預失靈市場模式,而選定了流行的市場競爭模式。歐美電力改革一度被稱為中國電力改革的“教科書”。但沒有進一步思考,我國電力改革與西方起點的不同,西方電力改革之初的“國有國營”和“私有國監”的傳統模式,依然是市場模式,只是改革后引入了競爭。在我國,政府是資源調配的掌控者和決策者;而在西方,電力按市場來配置,各方要受到維護市場公平的法律制度約束。
因此,根據我國的國情,以及我國的政治和經濟體制。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章誦蘭認為,相對于歐美的模式,澳大利亞電力體制改革模式對我國的借鑒作用更大。以下將對此模式進行具體的分析:
(1)澳大利亞進行電力改革和推行電力市場的起因
①1989年以前,全國的電力發展和運作都由政府經手,發展電力的資金與負債都納入聯邦及州政府預算,政府財務不堪重負;
②原有的電力管理體制使電力缺乏市場競爭,效率低下;
③經過70年代和80年代的快速發展,電力供需矛盾緩和,出現裝機容量過剩;
分析澳大利亞電力改革的起因,與我國目前電力市場的現狀基本一致。
(2)澳大利亞電力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澳大利亞政府對電力改革和電力市場的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積極支持電力改革,建立有關機構實行政府的宏觀指導和監督,并撥專款扶持改革。政府決定學習發達國家在電力改革方面的成功經驗,改組電力結構,推行電力市場化,促使電力企業從市場競爭中找契機,提高生產效率,促進技術改造,降低企業成本,降低電價;通過改革,促進其他行業改革,促進投資,吸引外資,活躍國家經濟。澳大利亞電力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構筑一個用戶能在眾多的發電商或零售商中自主選擇供應商的電力市場。
這與我國“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競爭性的電力市場,最終通過改革使人民得到實惠,確保真個電力工業持續健康平穩發展”的電力體制改革主要目標相一致。
(3)改革進程
澳大利亞是聯邦制國家,電力工業的管理和發展主要靠州政府來實現。全國行政區劃分為7個州,比較發達的地區集中在東南沿海的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全國共有8個獨立的(州和地區)新電力系統:①新南威爾斯州的太平洋電力公司是全國電力改革的先驅;②維多利亞州電力私有化改革;③全國電力市場化的實現。
(4)改革成果
經過近10年的努力,澳大利亞電力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舊的壟斷體制被逐步打破,電力生產的發供配三大環節完全分離,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業務與具備競爭條件的部分實現了徹底分離,通過強化監管職能實現了壟斷與競爭的有機統一。一個競爭有序的市場機制已經建立起來,幾乎所有電力企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電價大幅度降低,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廣大用戶受益匪淺。澳大利亞的電力體制改革無疑是成功的。
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力行業研究小組認為,未來十年我國電力體制的改革應該在學習國外電力體制改革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國情,以“省”為單位,多做試點、多做研究,最終創新一個最適合我國發展的新模式。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