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數量管制之路
出租車行業問題長期存在,至今尚未有解決良方。出租車行業主要的經營模式有實體型公司化模式、掛靠型公司化模式,但無論是在個體掛靠模式,還是公司經營模式,牌照的所有者都因為缺少競爭,而能夠賺取高額的壟斷利潤。而且,這樣的壟斷利潤來自于行政權力。利用行政權力對出租車的數量和價格進行管制。通過抬高門檻以及政策上的打壓,出租車司機最終成為了這個行業中真正的受壓榨者。于是,份錢過高、起步價低、福利微薄、黑車盛行、克扣燃油補貼等等引發的出租車停運事件時不時在各地上演。
社會上關于放松出租車數量管制的呼聲很多,放松出租車數量管制,新增經營牌照,通過經濟手段逐步打破現行的由于行政權力導致的行業壟斷。我們可以看看香港的例子,地域狹小,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和車輛承載量均居世界城市前列。截至2008年底,香港道路總長2040公里,有牌照的車輛57萬多輛,平均每公里道路約合282輛,密度是北京的1.8倍。但相比內地,香港很少出現大面積的擁堵現象。香港街頭出租車很多,確鮮見私家車的身影。目前香港共有出租車18138輛,每天載客約130萬人次,占全港公交日均載客量的12%。除了08年的一起出租車司機因不滿一項收費新政舉行就地罷工外,截至目前,很少見到有香港出租車停運的報道。香港出租車行業沒有實行特許經營,也即沒有數量管制。市民和公司都可以進入。不少市民擁有出租車牌照。
根據2000-2010年,中國出租車行業市場出租車擁有量的分析顯示,中國出租車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約為3%,但是各地出租車數量基本都受地方政府數量的管制,數量變化不大。但近年來,各地城市擁堵日益嚴峻,私家車擁有量膨脹進一步加劇城市擁堵,不少城市的出租車數量明顯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增長,由于數量管制,出租車數量增長緩慢,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公交優先已成為各城市的發展策略,作為準公交的出租車也將從中受益。因此,未來出租車數量增長速度將有可能會加大,預計增長速度在3%-4%之間。截至2010年出租車市場投放量約為109萬輛,預計出租車市場規模在2017年將達到135萬輛左右。
圖表1:2010-2017年中國出租車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萬輛)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出租車行業經營管理模式與投資發展預測分析報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