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PET產能即將過剩 滌綸纖維行業迎來利好
滌綸纖維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為石化產品中的PTA、MEG和PET,約占產品成本的85%。PTA的生產地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和西歐地區,其中:亞洲地區的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81%左右,北美和西歐的生產能力遠遠低于亞洲。隨著國內對PTA的需求不斷增加,大量民營聚酯產能的投建加劇了對PTA的需求,同時也推動了我國PTA產能不斷增長,國內PTA供需矛盾有所緩解,2011年我國PTA的產能達到2000萬噸左右。
而產能的迅速擴張也預示著我國PTA即將走入全面過剩狀態。雖然各PTA項目紛紛延期投產,但產能過剩已成為不爭事實。PTA行業需要2-3年的時間方可消化如此巨量的新增產能。而作為PTA的上游原材料,PX的產能增速較緩,對PTA行業的理論供給缺口在不斷擴大。而產能的迅速擴張也預示著我國PTA即將走入全面過剩狀態。雖然各PTA項目紛紛延期投產,但產能過剩已成為不爭事實。PTA行業需要2-3年的時間方可消化如此巨量的新增產能。而作為PTA的上游原材料,PX的產能增速較緩,對PTA行業的理論供給缺口在不斷擴大。(注:下圖中PX為對二甲苯;PTA為精對苯二甲酸;MEG為乙二醇;PET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般簡稱聚酯))。
滌綸纖維行業產業鏈示意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我國滌綸纖維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占有全球纖維消費量的50%。長期來看,全球聚酯行業各環節預測供應量均將超過預測需求量。我國PET產能在2011年就已經超過PET的表觀消費量,產能開始出現過剩,未來PET產能過剩將進一步變得明顯,對滌綸纖維行業的議價能力將有所下降。
2007-2013年全球PET產業鏈各環節供給量呈供大于求趨勢(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007-2013年我國PET產業鏈各環節供給量呈供大于求趨勢(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2年以來,有長樂、盛虹、明輝、翔盛、東營匯金、金綸、雙兔新材、鑫東華、榮盛、新民、桐昆、正凱、華潤包裝、廣東泰寶等400多萬噸聚酯能力投產。此外2013年計劃投產的裝置仍有200余萬噸。新產能集中上馬必然將增加市場供應壓力,由于需求低迷,老裝置處于低負荷運行,再減負的話將大幅提升生產成本,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從PTA產能看,雖然2012年PTA及聚酯行情不好,影響到了裝置投產時間,但2012年6月以來,隨著聚酯行情有所好轉,聚酯陸續開工,目前已投產1260萬噸,產能增速達到60%。
從原料看,PX供應日趨緊張,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將向PX轉移,其價格也會比較堅挺,2012年PTA進入新一輪的投產高峰,有1000多萬噸投產,聚酯也有400余萬噸投產,而2012年全球PX新增產能僅有220萬噸,2013年為328萬噸,造成PTA、滌綸纖維成本不斷走高。未來PTA及聚酯產能的迅速擴張將使得滌綸纖維行業對上游的議價能力有所提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