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數據將發布 玻璃纖維行業能否逆襲?
根據官方部署,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到2015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要達到8%左右;到2020年,力爭使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5%。
玻璃纖維是一種優良的功能材料和結構材料,具有質量輕、強度高、耐高低溫、耐腐蝕、隔熱、阻燃、吸音、電絕緣等優異性能以及一定程度的功能可設計性。玻璃纖維產品性能優異,下游產業需求分布廣泛,已成為建筑、交通、電子、電氣、化工、冶金、體育運動、環境保護、軍工國防等領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其廣闊的下游應用領域中,交通和建筑占到40%左右。玻璃纖維制備的增強熱固性、熱塑性塑料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設備(如制作玻璃鋼冷卻塔、壓力管道、水箱、防腐槽和貯罐等)和建筑材料,在石油化工、基礎設施建設、汽車工業等領域被廣泛使用;其余25%-30%被大量應用于印刷電路板、風電葉片、過濾網等的制造,在電子電氣、環境保護、新能源等領域中大量使用。
玻璃纖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玻璃纖維制品及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輕質保溫特性,能降低建筑圍護結構能耗,從而減少碳排放。在我國,建筑總能耗(包括建材生產和建筑能耗)約為全國能耗總量的30%。在建筑能耗中,圍護結構材料保溫性能差、保溫技術落后,傳熱耗能高達73%-77%。根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劃,中國將實施強制節能標準,到2020年,全社會建筑的總能耗要達到節能65%的總目標。如按這個目標計算,則每年就建筑圍護結構節能需新增投資約為2700億人民幣,市場機會巨大。
以玻璃纖維制品及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替代傳統金屬材料,能減少金屬使用量,從而減少金屬鍛造耗能,減少碳排放。傳統汽車零部件使用大量金屬,能耗巨大。若以玻璃纖維復合材料制造一個汽車零部件,耗能將比鋼減少40%、比不銹鋼減少52%、比鋁鑄件減少65%、比鎂鑄件減少70%,能耗大幅減少。應用玻璃纖維復合材料替代汽車傳統金屬零部件,將具有越來越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其市場空間巨大。
此外,玻璃纖維制品是火電廠煙氣脫硫系統以及風電發電機組葉片和機艙罩的主要材料,是典型的新材料行業。由于中國生產企業對價格的極度敏感,而對性能和使用壽命等指標的并不敏感,玻璃纖維在傳統領域的替代性并不明顯。玻璃纖維最大的優勢是防腐蝕性能,目前有些特殊領域中,玻璃纖維材料應用具有較強的優勢,如化工廠的腐蝕性產品管道、電廠脫硫的煙囪等。未來玻璃纖維在能源、環保、交通等領域的應用空間仍然較為廣闊。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發達國家軌道交通、飛機、汽車等領域的玻纖使用量占玻纖產量的25%,國內此領域的應用水平較低。以汽車應用領域為例,五年前市場就預計玻纖在國內汽車領域的應用會啟動,但是目前來看仍然沒有看到。總結下來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1)汽車產業鏈利益格局對材料替換形成阻力。目前大多數都汽車生產商都有固定的傳統的零部件材料供應商,形成了長期的穩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汽車生產商以及零部件生產企業沒有動力去更換原料。2)機械設計師對玻纖材料使用動力不足。國內的汽車備件領域發展相對不成熟,國內的機械設計師往往不熟悉復合材料,且缺乏規范可以參考,在具體的設計應用上動力不足。
隨著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數據的發布,相信更多企業能夠看到新興產業發展的量化結果,對未來新興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以此推動玻璃纖維材料對原有零部件材料的替換;此外,國內機械設計師應用玻璃纖維新材料的意識將有所啟發,玻璃纖維材料新增市場也將明朗,未來市場前景指日可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