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典當企業虧損 互聯網典當何時成型
2013年國內掀起一波互聯網金融熱潮,互聯網大佬們紛紛與金融機構合作,除了將線下業務搬到網上,還在網上研發創新金融產品。先后涌現出"余額寶"、"眾安在線"、"百發理財"等互聯網金融產物。而一貫傳統保守的典當行業應該如何與互聯網融合,在互聯網大潮中攻下一席之地,關系到典當行業未來的興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典當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一季度,典當行業出現虧損的企業占總數的36.9%,較上年同期上升4.6%;所有虧損企業的虧損額合計2億元,同比增長19.2%。行業虧損和虧損額較上年同期有所上漲。各地半年虧損情況繼續延續甚至有出現加大的情況。
目前,典當企業間個體盈利能力相差較大,所服務的客戶主要是中小微企業,相對風險較大;再加上近年來小額貸款公司、P2P網絡借貸、擔保公司以及商業銀行大力推行供應鏈金融業務,將渠道下沉至中小企業;這些都對典當行業構成了重大威脅。
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7086家,貸款余額7043億元,上半年新增貸款1121億元;網絡借貸行業交易規模則從2007年的0.2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158.2億元,2012年行業交易規模達到220億元;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2011年融資余額規模更達到5.75萬億元。反觀典當行業,2013年7月末,全國典當業務余額681.1億元。作為金融行業的鼻祖,僅僅高于07年才發展起來的網絡借貸行業。
對比其他幾個競爭對手來看,典當行業最大的問題在于網點過少,跨省經營比較困難,而且業務過于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更令人擔憂的是,幾乎所有的典當行業都以房產典當為主要業務,同質化競爭嚴重,市場風險高企。
當前典當行業與互聯網接軌的環節主要是絕當品銷售,絕當品商城擁有絕對的價格優勢以及相關鑒定證明,受到不少買家親睞,經營的商品以奢侈品包、黃金首飾、名牌手表為主,缺乏前端業務。
或許典當行業可以考慮真正與互聯網接軌,除了可以采用上門收當方式,也可以嘗試與第三方物流機構或者銀行合作。充分利用其網點優勢,實行網上審核,網上發放貸款,由銀行或者物流機構保管相應物品,定期回收絕當物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