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方案即將出臺 軌道交通裝備市場或迅速擴容
國家發改委今天在回應宏觀經濟運行數據的記者會上透露,新型城鎮化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很有可能在春節前后發布。據稱,與此前流傳的版本相差不大,其中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仍是指導思想。盡管中央最終方案尚未出臺,但大局已定,多地抓住時機,紛紛提出各自的城市群和經濟圈規劃。打造城市集群更成了近一段時間以來地方兩會上的熱點。
近年來大城市發展過快,承載能力超出預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在帶來生態環境問題的同時,與區內其他城市差距也拉開,造成新的不公。如何平衡城市間發展問題成為新型城鎮化亟待解決的難題。而發展城市群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參考國外成熟經驗,國際化的大都市周邊通常有能夠分擔一部分城市功能或交換資源的衛星城,有效緩解了大城市發展壓力,同時帶動區內整體社會經濟發展。
隨著新型城鎮化方案的最終落定,全國將形成新一輪打造城市圈的熱潮,而維系城市圈主要依賴軌道交通。國務院去年印發《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為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基建掃清了障礙。前瞻產業研究院據此分析,在這一系列政策利好下,城市軌道或將迎來投資和建設的高潮,受此影響,城市軌道交通裝備市場有望快速擴容。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計,未來十年,中國軌道交通市場將建7395公里地鐵線,總價值達3萬8千億元,截至2020年,中國將有33個城市配有177條地鐵線。在經濟特別發達的一些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經濟區,城市軌道交通開始向城際軌道交通領域拓展,這三個地區都在以城市軌道交通的理念編制城際軌道交通發展建設的規劃,為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拓展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因此,未來10年中,國內對城市軌道交通裝備需求將持續增長。前瞻分析認為,到2015年,我國城軌交通裝備(主要是車輛)銷售額將達到240億元,到2018年,銷售額有望突破350億元。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我國城規裝備國產化率不高,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投入成本。所以,加快關鍵裝備國產化是城軌交通裝備市場主要發展趨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