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水夫妻成留守婦女難以慰藉之痛
近年來,留守婦女兒童以及留守老人這一群體,催生了許多新奇的社會現象。露水夫妻、逆春運過節等現象頻現。例如,在江蘇興化市西北角的古村落南宋村,村里90%的孩子、70%的老人、30%的婦女在留守。
這些現象揭示出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真實危機。很顯然,城鎮化是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保證。而其對中國經濟更現實的意義在于,城鎮化是中國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源動力。
在國家的城鎮化戰略中,一個重要的假定條件是,未來能夠繼續吸引農民進入城市,每年能夠有1000萬農民進城,既振興內需,亦充實城市勞動力。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中國是否還有那么多的農村人口資源供城鎮吸納?而露水夫妻則從一個側面為這個疑問蒙上了陰影。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路徑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6072萬人,城鎮常住人口73111萬人,鄉村常住人口62961萬人,中國城鎮化率達到了53.7%,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同時,2013年中國“人戶分離人口”達到了2.89億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45億人,“戶籍城鎮化率”僅為35.7%左右。
表面上看,無論如何,中國城鎮化進程未來的潛力都很巨大。但是,假如換一種算法,看看農村還剩下多少有效勞動力,還有多少勞動力人口可以供城鎮吸納,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得出的結論。
由于長期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我國的人口結構受到了極大的摧殘,直接導致農村獨生子女現象逐漸普遍,人口結構發生了斷崖式的失調。隨著時間推移,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再加上農村勞動力外流,空巢化現象越來越普遍。露水夫妻、逆春運過節等現象頻現正是農村空巢化現象的真實反映。
中央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決定》中,表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對于新一階段的城鎮化思路指明了方向。而在2013年12月12日-13日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更是提出,“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很顯然,把流動人口“固化”到城市已經成為中央新一階段城鎮化的主要思路。而隨著農村人口市民化,露水夫妻、逆春運過節等現象也有望得到緩解。一方面讓農村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讓農村人口回流,將成為我國城鎮化發展主要的趨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