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燃氣輪機研究院成立 有助于消除國內外燃氣輪機技術壁壘
作為全中國實力最強的工科院校,清華大學燃氣輪機研究所自1956年創建以來,不斷發展,整合熱能、機械、精密儀器、材料和航天航空等多個院系的優勢資源,組建清華大學燃氣輪機研究院,通過統籌建設“兩機”國家專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協同創新中心和燃氣輪機與煤氣化聯合循環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四位一體”,建成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燃氣輪機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基地。這對于當下國內制造企業與國外企業合作中關鍵技術壁壘較高的燃氣輪機行業是一針強心劑。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燃氣發電安全監管報告2013》顯示,目前國內制造企業與國外企業合作中在關鍵技術方面存在壁壘,對燃氣發電核心技術還不完全掌握,主要表現在:一是燃機設計制造中燃燒器、透平葉片等熱部件完全依靠進口,發展存在瓶頸;二是整機檢修維護依賴原廠商,維修費用昂貴;三是機組運行中燃燒參數不能自主調整,運行安全存在隱患。
據了解,國內燃氣電廠檢修維護依賴廠家三菱M701F燃機每次檢修輪換下來的熱通道部件的可用狀態(是否需要報廢)、檢修等級(重度、輕度)等均須由三菱公司判斷。如需要檢修維護,也只能送三菱授權的三菱東方燃氣輪機(廣州)有限公司。同時,檢修維護費用昂貴燃機動葉、靜葉、護環、燃燒器等主要部件必須送到燃機制造廠的修理廠檢修,費用占總檢修費用的90%。國內燃氣電廠大部分依托制造廠家服務協議模式來管理燃機設備,檢修維護費用居高不下。機組運行中燃燒參數不能自主調整,不利于有效控制安全狀況和開展異常診斷、分析。
最后,燃燒參數不能自主調整。近年來,國內燃氣發電機組存在設計制造質量問題,壓氣機、燃燒器及熱通道部件、發電機、燃氣系統等故障多發,尤以F級機組較為突出。據報道,2013年12月4日,上海燃機電廠在設備供應商進行燃機燃燒調整試驗時,3臺機組先后發生跳閘,全廠對外停電,具體原因正在調查當中。F級燃氣機組壓氣機故障壓氣機存在質量缺陷,運行中發生葉片斷裂等事故。部分機型壓氣機由其原機型模化設計而成,缺少必要的試驗校核等后續工作,不能適應頻繁啟停、變工況運行,出現壓氣機葉片斷裂等事故;部分機型壓氣機轉子由于拉桿螺栓與輪盤結合面設計不合理導致三級輪盤出現裂紋。
據了解,燃燒器熱通道部件質量缺陷燃燒器及熱通道部件存在質量缺陷,實際運行時間縮短。國內引進機組存在燃燒器及熱通道部件質量缺陷,實際運行時間普遍達不到原廠家設計值,需提前修理或報廢。例如珠江電廠9F機組2011年2號燃機透平一、二、三級葉片在啟停約700次時發生大量提前報廢情況,進行了葉片更換處理,其中一級動葉報廢率達85%,達不到啟停900次的設計值,經確認為設備制造缺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