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開啟教育界工業革命 “字幕組心態”成互聯網教育目標
在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生活各個角落的時代,師資力量不夠、教育經費不足等因素早已不是放棄學習的理由。如今,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正在從小眾逐漸走向人們的視野,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享受到來自最優質大學的免費教育。
MOOC開啟教育界新紀元
2012年,被Time雜志稱為“MOOC”年。這一年,MOOC的出現開啟了教育界的工業革命。如今,MOOC平臺的三大巨頭Coursera、Udacity和Edx,共同集結了包括哈佛大學、MIT、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在內的全美同時也是全世界頂尖學校的優秀教育資源,傳播給每一位學習者。截至到目前,Coursera已經擁有來自220個國家的750萬名學生;而中國的MOOC則顯得比較小眾,國內最大的MOOC平臺“學堂在線”現有用戶也僅有22萬人。
雖然當前MOOC在國內還屬小眾,然而以MOOC為代表的國內在線教育市場卻增長迅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839.7億元,同比增長19.9%。其中語言教育連年增長,高等學歷在線教育比重則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據半壁江山。
圖表:2008-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細分市場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為何沒有帶動國內MOOC平臺的快速發展?筆者認為,中國接受高等在線教育、語言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群體普遍訴求是拿到某種文憑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獲取更高的社會地位、帶來物質財富等,真正僅僅因為興趣學習的人其實很少。
如今,在這種實用性和功利性的心態驅使下,部分高校已經開始承認MOOC上的學分。目前,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高校在內,已經實現MOOC學分互認。但是,這種毫無約束、單憑自愿的方式,能否讓學生們做到有始有終?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方向究竟應該如何?一個極其“神秘”的幕后志愿者組織似乎給我們指明了一條方向。
字幕組給互聯網教育帶來新靈感
互聯網的發展帶動各國文化的交流,如今美劇、韓劇、日劇等成為了國內網民們休閑放松時的新選擇。有這樣一群神秘的人會在第一時間將國外的影視作品翻譯出來發布在網上,他們就是“字幕組”。
為何字幕組會在毫無金錢回報并且占用大量業余時間的情況下,依然樂此不疲的花費大量精力做這件事?據了解,字幕組成員之所以能夠堅持不懈的從事翻譯工作,他們的動力首先來源于他們是在把自己喜歡的國外影視翻譯出來,和更多的人分享并且產生共鳴;其次,他們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一個團體互相提供幫助,經常為了一個俚語的表達查找大量的資料;并且,他們還會與其他翻譯團隊“比賽”,比較誰能夠將翻譯成果更好更快的呈現給觀眾。
字幕組的學習熱情給互聯網教育帶來的全新的靈感,他們能將興趣與學習完美的結合起來,呈現了少有的專注和凝聚力。或許更多的在線教育平臺也應該思考,如何利用網絡的優勢和網絡群體的行為習慣,更好的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