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不斷升級 政策不斷放開推動我國體育產業化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略論體育產業市場增長點 未來將有5萬億 |
我國體育服務行業市場容量將達2萬億元 |
虎撲體育計劃A股上市 可能是最好的籃球 |
伴隨我國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的不斷提升,消費升級推動健康娛樂等現代服務需求增長,體育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重要內核面臨很大的發展機遇。我國目前體育產業化程度較低,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為3136億元,占GDP的比重為0.6%,僅為美國的1/4,體育總產值為美國的1/10,人均體育產值為美國的1/40。簡單數據對比,不難發現中國體育產業規模尚小,在國內經濟結構轉型、新型城鎮化、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體育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日益重要,未來體育產業必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體育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2010年之前,我國針對體育產業化的政策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在2010年體育產業化政策開始迎來曙光。2011年,《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也指出大力發展群眾教育和體育產業化。中國體育產業化迎來政策性放開。
2007-2013年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及同比增速(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0年,國務院法制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22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國家政策面肯定體育產業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大力發展體育健身市場、開發體育競技和體育表演市場、培育體育中介市場、做強體育用品業、促進體育服務貿易、推進體育同相關產業互動發展;特別提出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包括拓寬體育產業發展資金來源渠道,支持有條件的體育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鼓勵民間和境外資本投資體育產業、探索體育彩票市場發展規律、鼓勵社會力量設立體育類基金會等。《指導意見》后地方體育產業政策陸續出臺,引導資金設立以及體育企業各項金融稅收政策實施,有效推動各地體育產業發展。
在2011年,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體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也是我國體育產業首個五年規劃,細化體育產業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主要措施。《規劃》首次明確提出體育產業發展量化指標,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十二五”期末,體育產業增加值超過4000億,占GDP比重超過0.7%,從業人員400萬。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在國家政策、地方政策支持下,體育產業將呈爆發式增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