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米雷軍“五年內不考慮IPO”之謎
小米在2010年創辦之初,雷軍說過5年之內不考慮IPO;一轉眼過了4年多,雷軍依然回答5年之內不考慮IPO。
小米公司憑借以小米手機為代表的系列產品已經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公司的市值甚至達到350億美元排行業內第5。雷軍如果現在環顧四周,可以發現大家都已經上市,就差小米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商業模式發展趨勢與創新策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 截止到2014年5月,MIUI用戶達到5000萬,在現有的5000萬用戶中,有4300萬用戶是跟隨小米手機自然增長而來,而刷機的用戶在700萬左右。目前,MIUI的收入來源是從2012年已經涉足的主題商店等“生態圈”渠道。包括應用商店、主題商店、游戲中心、在線音樂、在線閱讀在內,都已經開始為MIUI賺錢。去年年底MIUI月營收達到3000萬。
隨著小米手機出貨量節節攀升,從今年開始,小米已經不滿足國內市場,逐漸開始從國內走向海外。小米的國際化從去年4月開始,今年2月登陸新加坡市場。目前印度是小米重點發力的海外市場,此前小米曾和印度最大的電商網站Flipkart宣布達成合作協議,后者將在平臺上銷售小米手機。
對于小米而言,如果近期內或者3年后上市,其風險會遠遠大于要得到的利益。因為上市不僅讓公司失去隱秘性,還有來自投資方的各方面問詢,以及面臨證監會的各種嚴格審查,這都是小米目前還不能接受的。
圖表1:企業IPO優劣勢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小米的商業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不依靠硬件賺錢”,依靠后期的軟件及增值服務盈利。無論小米在營銷上的有水軍也好,饑餓營銷也罷,扛著“發燒友”大旗的小米手機正風生水起,利用互聯網渠道開通的幾輪售賣被一搶而空,盡管被炮轟返修率高,但在小米的背后,顯然已經聚集了一批強大的“粉絲群”。小米正式憑借性價比培養了粉絲,再從粉絲的后期服務當中獲得利潤。
關于上市,業界的普遍觀點是公司上市的原因只有一個,不上市的原因卻各有各的不同。對小米而言,其實是缺錢的,不然為什么進行融資,但是為什么不上市這點就比較蹊蹺。根據風險估測的效果,只要上市就是有風險的,只是對于小米而言,上市的風險性恐怕遠遠大于要得到的利益。
相關推薦 |
蘋果6國行即將上市、智能手機市場誰最受 |
蘋果iphone6即將發布 中國智能手 |
小米4能否改變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格 |
高通巨額壟斷罰款對我國智能手機市場影響 |
智能手機熱點淺析 |
智能手機受世界杯球迷青睞 電腦市場面臨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