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網絡醫院試運行 遠程醫療或助力破解醫改之困
2014年10月25日,經國家衛生計生部門批準,廣東省首家網絡醫院正式上線,采取的是以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為依托,由第三方提供網絡平臺,在社區醫療中心、農村衛生室、大型連鎖藥店等地建立網絡就診點的運行模式。
網絡醫院歸根結底屬于遠程醫療的范疇,可是雖然遠程醫療在國內并不是新鮮事,但真正運用于日常疾病診療卻是第一次。就國內外目前遠程醫療的發展來看,發達國家的遠程醫療服務模式主要有:喬治亞洲教育醫療系統、俄克拉荷馬州的遠程醫療網絡和創建農村遠程醫療國家實驗室。我國遠程醫療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遠程預約掛號、遠程咨詢、遠程會診、遠程醫學教育、遠程協助等幾種服務模式。但就遠程醫療的開展情況來看,仍處于起步階段,對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總結出4個制約因素:
1、遠程醫療標準化問題
現階段遠程醫療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醫療規范。由于每家醫院的規模不同,使用的遠程醫療系統不一樣,加之各地區網絡傳輸的信息通道的差異,造成醫療信息不能及時有效的共享,實現醫療單位全方位、多元化聯網比較困難。同時,遠程醫療收費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勞務補償規定,醫療專家的勞務技術價值沒能得到合理的體現,積極性不高。
2、醫患雙方的認可程度不夠
遠程醫療是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為患者提供服務。但是人們對于新鮮事物的認識程度不一致,由于宣傳、推廣的局限性,廣大患者并不了解遠程醫療的優越性圈,不愿意輕易嘗試這種服務方式。
3、法規和責任認定問題
遠程醫療雙方進行信息傳輸和網絡運營商之間沒有法律制約。由于傳輸網絡的不確定性導致信息泄露、誤診、漏診等,沒有相關方面的責任認定。保密性、安全性的不完善也制約著遠程醫療的發展。
4、投資費用高昂
建立一個遠程醫療系統的軟硬件費用很昂貴,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醫院的成木投入較高,獲取的經濟效益卻不明顯,從而阻礙了遠程醫療的發展。
此次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率先將遠程醫療的適用范圍拓展至日常診療,標志著我國遠程醫療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另外,筆者認為,網絡醫院對于或可助力破解醫改之困。目前我國醫改所面臨了諸多問題中,除了資源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等外,一直探索的醫藥分開時至今日依然進展有限,而網絡醫院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從目前的試點來看,“網絡醫院+藥店”的模式既能滿足民眾對于診療服務的認可,也能滿足醫藥分開的醫改需求。
另外,隨著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我國連鎖藥店行業也有望獲得新的發展,,近年來在行業競爭加劇,取消藥品加成等因素的影響下,藥店行業盈利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圖表1:2012-2013年連鎖藥店行業百強企業凈利潤率水平區間分布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對網絡醫院未來的發展,筆者認為可復制性較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要與社康醫療服務相區別,真正實現分級診療,不然網絡醫院也會出現長時間排隊現象,這樣一來,網絡醫院的便民性就成了偽命題。
相關推薦 |
醫療信息化入十三五重點規劃 2020年 |
醫療信息化快速發展 軟件和服務成為主要 |
中興通訊醫療信息化動作頻頻 能否脫穎而 |
醫療信息化方興未艾 區域醫療前景可 |
丁香園染指門診 移動醫療開啟轉型之路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