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出爐 或將利好我國環保產業
2015年8月2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發第三十一號“主席令”,正式發布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十六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該法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十面“霾”伏近幾年成為新成語,也反映了公眾對空氣質量的無奈和焦慮。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66.94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33%。2014年,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62.97萬億立方米,同比下降5.93%。
圖表:2001-2014年中國工業廢氣排放變化情況(單位:萬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何從法律上破解十面“霾”伏?立法機關和立法者一直在努力,修訂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不少規定凸顯從治標走向治本的立法思路。
大氣污染防治法是新環保法通過以后修改的第一部單項法,主要體現了四個方面的進步。四個進步之一就是,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強化地方政府的責任,加強對地方政府的監督。第二,堅持源頭治理,從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完善相關制度。第三,抓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對目前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來源于燃煤、工業、機動車的實際作了具體規定,對重點區域聯防聯治、重污染天氣的應對措施也作了明確要求。第四,加大了處罰的力度。新法條文有129條,其中法律責任條款有30條,規定了大量具體的有針對性措施,并有相應的處罰責任。具體的處罰行為和種類接近90種,提高了這部法律的可操作性和針對性。
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將利好環保產業
我國的廢氣治理設施與能力在一步一步完善,全國廢氣治理設施數量規模由2008年的174164套增加至2014年的544230套,且主要是除塵設施數量的增加。而隨著設備數量的增加,我國廢氣治理設施整體處理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圖表:2008-2014年全國廢氣治理設施數量變化情況(單位:套)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大氣污染治理領域,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企業,大體可以分為四大類企業:(1)脫硫脫銷工程運營商;(2)脫硫脫銷設備提供商;(3)除塵工程運營商及設備提供商;(4)脫硫脫硝催化劑生產企業及除塵材料生產企業。
圖表: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四大類主要企業名錄
種類 |
公司名稱 |
脫硫脫銷工程運營商 |
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凱迪電力環保有限公司、北京博奇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中國大唐集團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華電環保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山東三融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氣石川島電站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脫硫脫銷設備提供商 |
科林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除塵工程運營商及設備提供商 |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林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牧羊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盛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
脫硝催化劑生產商 |
成都東方凱特瑞環保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昆明貴研催化劑有限責任公司、無錫威孚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新大氣污染防治法總體上響應了生態文明和綠色化發展的要求,但是有關規定能得以落地的具體實施措施仍待制定。新法中新增的如提高油品質量標準、提高燃煤洗選比例等規定或將在油品、煤的清潔化利用和監測三個領域利好環保產業。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等內容作出的規定有利于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產業的發展。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柴靜《穹頂之下》引關注 我國大氣污染治 |
大氣污染治理提速 袋式除塵錢景可期 |
大氣污染治理刻不容緩 除塵設備市場規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