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主打跨境電商 “全球買買買”帶動跨境支付發展
10月13日,在阿里巴巴浙江西溪園區,39個國家的駐華使節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一起,共同啟動了2015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宣告今年“雙十一”主打跨境電商。“雙十一”將有4萬多戶商家、3萬多個品牌和600萬種好貨參與,其中包括來自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個海外大牌。寧波作為此次“雙十一”跨境電商保稅物流的主戰場之一,寧波保稅區的倉儲面積將比去年“雙十一”擴容4倍。此外,寧波跨境電商企業也備足進口尿不濕,在“雙十一”當天購買日系進口尿不濕,預計比在日本本土購買還便宜。大家不需要再蜂擁跑去日本“爆買”日本尿不濕、馬桶蓋、降溫感冒藥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2萬億,同比增長33.3%。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在我國對外貿易增速放緩背景下,跨境電商的業務在快速發展,成為了未來驅動貿易發展的新動力。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于跨境電商政策的密集出臺,很多的傳統企業開始進入這一領域,跨境電商逐漸受到傳統企業的重視,成為傳統企業發展的重要選擇。
圖表1:2010-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及預測(單位:萬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跨境電商直接帶動了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隨著相關政策和產業的成熟,跨境支付將成為第三方支付中重要的細分行業。第三方支付跨境交易較傳統國際貿易有明顯優勢,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跨境交易,不僅可免去兌換外幣的困擾,節省貨幣轉換費和購匯點差等換匯成本,而且交易快捷方便,支付成功率較高,安全性也有保障,能極大提升跨境購物用戶體驗。其主要模式有境內買家向境外購付匯模式和境內賣家從境外收結匯模式。境內買家向境外購付匯模式有以下幾種:
圖表2:境內買家向境外購付匯模式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境內賣家從境外收結匯模式則有兩種:第一,境內第三方支付平臺統一結匯。境內賣家與境外買家達成買賣協議后,境外買家將外匯支付給境內第三方支付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向境內賣家發出買家已付款信息并通知賣家發貨,買家收到貨后通知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平臺名義申請結匯后向境內賣家支付人民幣。實施此類模式的機構主要有快錢、收匯寶等;第二,境內賣家自行結匯。境內賣家與境外買家達成買賣協議后,境外買家將外匯支付給境外第三方支付平臺,境外第三方支付平臺向境內賣家發出買家已付款信息并通知賣家發貨,買家收到貨后通知境外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收到外匯的境內賣家以自己名義申請結匯。實施此類模式的機構主要有PayPal、Moneybanker等。
截至2014年,支付寶跨境服務已覆蓋32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網站的購物付款,支持英鎊、美元、瑞士法郎、歐元、韓元等15種海外貨幣結算。目前阿里對全球化戰略梳理主要有三大板塊:全球出口、全球進口以及可自由連接的全球基礎商業設施。從長期來看,阿里計劃為全球商業搭建新的基礎設施生態,讓全球20億消費者和一千萬中小賣家實現自由連接,跨境支付將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