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條”即將揭幕 開啟十萬億級土壤修復市場
日前,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表示,“土十條”即將推出。繼“氣十條”“水十條”相繼出臺后,三大戰役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戰役也即將正式揭幕。作為土壤管理和綜合防治的一個重要規劃,“土十條”將開啟土壤修復未來,我國土壤修復市場的規模有望突破10萬億級別。
土壤修復需求迫切
我國工業和農業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由于相應環境監管與保護措施的缺失,各地普遍出現土壤污染問題,其中,尤以率先發展工業實現經濟起飛的東部和中部較為發達地區為甚。
今年4月17日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目前我國嚴重土壤污染區320個,約548萬公頃。從不同的土地類型來看,受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有近2000萬公頃,約占耕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受礦區污染的土地面積達到200萬公頃,石油污染的土地面積約有500萬公頃,固體廢棄物堆放污染土地約有5萬公頃,由上述四類土壤污染估算面積相加可知,我國至少有近3000萬公頃的污染土地。在東部經濟較發達省份中,以廣東為例,清潔土壤僅有11%,輕度污染土壤占耕地總數量的77%,重度污染土壤占比高達12%。因此從國家層面重視土壤污染問題、啟動土壤污染修復已經刻不容緩。
土壤修復政策頻頻出臺,釋放積極信號
自去年起,政府頻頻出臺土壤防治相關的技術導則、行動計劃等,對土壤防治問題日益重視。2014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通過環保部審議,計劃內容包括開展污染地塊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建設6個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示范區,預計單個示范區用于土壤保護和污染治理的財政投入在10億-15億元之間。2015年,中央下達重金屬專項資金36億元,支持30個地方重點區域重金屬治理和37個重金屬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示范工程。9月28日,福建出臺《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辦法》,填補了地方土壤立法空白。
盡管目前法律法規、治理機制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但立法速度在這兩年明顯加快,這無疑釋放出國家在宏觀政策層面上支持土壤修復行業的積極信號。此次預期出臺的“土十條”作為土壤管理和綜合防治的一個重要規劃,將會制定我國土壤污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總體上將把土壤污染劃分為農業用地和建設用地,分類進行監管治理和保護,爭取到2020年土壤惡化情況得到遏制。
土壤修復市場的規模有望突破10萬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隨著政策對土壤修復重視度提高,以及相對完善的土壤修復治理管理體系構建,未來將會產生更多的土壤修復項目,市場需求將擴張。根據環保部、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即將完成的全國第四次環保產業調查結果來看,在我國環境服務業中,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態修復企業僅僅占3.7%,土壤修復市場潛力巨大。隨著土十條的出臺,未來我國土壤修復市場的規模應該會達到10萬億級別,大部分先導市場集中在市區的工業污染場地和耕地處。
圖表::中國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市場回歸理性 |
全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投資規模需萬億 |
土壤修復立法進程加快 將帶動市場需求的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