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出國展覽辦展主體格局變化特征分析
一、辦展主體集中化趨勢明顯
從項目數量上看,全年項目數在50以上的組展單位有5家,項目總計386個,占總量的27.7%,參展總面積21萬多平方米,占總量的34.2%,參展企業1.5萬家,占總量的34%。其中,西麥克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分別以115和102個項目位居全國組展單位的前兩位。緊隨其后的是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貿促會機械行業分會和中國華陽經貿集團有限公司。年組展項目數在10-50個的組展單位一共31家,其中包括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福建匯源國際商務會展有限公司、福建省福貿會展服務有限公司、貿促會福建省委員會、貿促會浙江省分會等。其項目數總計753個,占總量比重為54.1%,參展總面積為29萬多平方米,占總量比重為47.2%,參展企業2.2萬家,占總量比重為49.9%。總體來說,項目數排名前40位,即39.2%的組展單位實施了84.3%的全年出展量,辦展主體呈現越來越集中的趨勢。
圖表1:2015年出國辦展排名前10位組展單位各項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15年出國辦展排名前40位組展單位各項占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3:2015年出國辦展實施情況(按項目數量統計排名前10位組展單位)(單位:%,個,平方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辦展主體范圍進一步擴大
2013年1月1日起,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九》,港澳服務提供者被允許在內地設立合作企業,試點經營出國展覽業務。自此,內地出國展覽市場向港澳全面開放,出國展覽組展單位范圍進一步擴展。
自從2004年國務院決定對出國(境)舉辦經濟貿易展覽會組辦單位資格不再進行行政審批而改為自律管理以來,更多的展覽企業和專業商、協會等機構進入出國展覽市場,逐漸形成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部門到貿易促進機構和商協會,從外貿、工貿總公司到專業展覽公司的多層次、多渠道辦展格局。目前,全國有100多家單位納入出國展覽審批管理體系,主要的組織類型有展覽公司、貿促會地方分會、貿促會行業分會、地方經貿委廳、中國工商會等9大類。
面對辦展主體日益多元化的格局,現行的出國展覽審批管理辦法對民營企業和境外展覽機構在境內從事出國展覽代理業務和組展業務的管理存在盲區。外企和民企作為我國展覽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其市場表現十分活躍。如何引導和規范這些企業的出國辦展行為,將其納入出國辦展的管理體系,是出展管理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對此,貿促會將根據組展單位和參展企業訴求,順應形勢發展,積極與國務院法制辦和商務部等有關部門溝通,探討進一步修訂現行的出國展覽審批管理辦法,推進組展單位資質評定工作,先將民營會展企業納入自身視野,加強統一規范和后續監管,切實保障我國出國展覽的開放和市場化進程。
更多相關資料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會展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