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市場,離爆發還要多久?
隨著智能技術和互聯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駕駛汽車概念應運而生。近些年,我們常常能看到各類關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新聞霸占各類媒體的重點欄目。目前我們聽到的無人駕駛汽車大多是處于路試和研究階段,并沒有真正進入消費市場。那么這便產生了一個疑問:到底無人駕駛汽車何時能夠實現突破,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迎來爆發還要多久呢?
1、兩類先行者
近年來,全球有不少企業已經開始致力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為無人駕駛技術注入心血。總體來看,這部分先行者可以分為兩類,其中一種是以谷歌公司為代表的IT公司,另一種則是國際知名的汽車制造廠商,主要代表有通用汽車、福特、寶馬、奔馳等汽車廠商。
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是谷歌公司。谷歌公司是全球第一個獲得無人駕駛授權的廠商,其無人駕駛技術成熟度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目前,谷歌公司所擁有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已經非常接近量產,但由于法律政策的限制,并未實現量產。
圖表1: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主要競爭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各國政府紛紛表示支持
在IT企業和汽車制造廠商紛紛發力無人駕駛汽車市場的同時,各主要國家紛紛出臺相應的政策支持本國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研發。
(一)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無人駕駛技術的領導者,在無人駕駛汽車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
在聯邦政府方面,2010年,美國交通運輸部提出《ITS戰略計劃2010-2014》,首次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大力發展網聯(V2X)技術及汽車應用;2014年,美國交通運輸部與ITS聯合項目辦公室共同提出《ITS戰略計劃2015-2019》,美國ITS戰略從單純的車輛網聯化,升級為汽車網聯化與自動控制智能化的雙重發展戰略。
在地方政府方面,2011年美國內華達州便通過了第一個允許測試無人駕駛汽車的法案,并于2012年允許谷歌公司的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隨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也修訂法案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測試。
(二)德國
作為世界汽車強國,德國政府非常重視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但是,受《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的限制,德國法律并不允許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行駛。
德國政府多次表示強烈支持本土汽車企業大力發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德國總理默克爾多次公開表示,政府將會幫助汽車企業掃除法律上的障礙,為無人駕駛汽車發展鋪平道路。
(三)中國
為了更好地實現工業強國的目標,我國政府也大力支持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并提出,到2020年,掌握智能輔助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及生產配套體系。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3、2035年前后將迎來市場爆發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隨著各大IT企業和知名汽車制造廠商紛紛投入資金展開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將會不斷成熟,同時在各國政府政策的支持之下,在經歷了小規模試驗階段和政策出臺調整階段之后,預計到2035年前后,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將進入消費者認可與銷量增長階段,迎來市場大爆發。
圖表2:無人駕駛汽車市場2035年前后進入市場爆發期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包括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瑞士、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主要國家無人駕駛汽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