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構架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我們能花多少錢?
崔永元開店賣大米了,非轉基因、高品質,5斤160元。新聞出來之后,一部分人破口大罵,說道:說了很多話,做了很多事,到頭來還是為了賣東西。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罵的人很多,大米賣的好像依然挺火,這生意,用“紅紅火火”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轉基因也好,非轉基因也罷,食品安全也好,不安全也罷,都是別人說的,什么時候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食品的“安全”性能?一個蘋果、一粒大米、一袋米粉,所有的食物盡管都要到我們肚子里去,不過這些食物從哪兒來顯得更為關鍵。
簡單來說,在將所有食品的“前世今生”以數據形式進行表現,并以數據形式進行展示的寬范圍系統,就是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
一、市場情況
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當下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對食品的追溯系統,通過大數據的技術將食品從生產、運輸到銷售的全部流程進行數據化展現,從而達到將食品的安全性能信息化展現給用戶。食品安全大數據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四大類,分別是:
圖表:食品安全大數據關鍵技術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另外,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構架分為三個層級,從下到上分別是企業級市場、地方級市場、國家級市場,三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覆蓋幾乎全部食品的大數據市場。為未來我國的食品安全發展奠定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市場規模
2013年是我國大數據元年。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發展前景與應用市場戰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我國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不斷增長。2015年,市場規模為8.12億元,同比增速為38.10%;2016年,我國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1.76億元,同比增速高達44.83%。
圖表:2014-2016年中國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市場規模趨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企業競爭格局
目前我國參與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競爭的企業主要可以分為三類:
(1)第一類:主要是在原農業、工商、質檢、食藥監等食品安全監管不同環節參與信息化建設的企業,如華宇軟件、榕基軟件、南方科宇等公司。
(2)第二類:主要是參與了商務部主導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系統建設的企業,這類企業以硬件為主(如RFID、二維碼)、軟件為輔,如新大陸、中信信息、四川九州、遠望谷、中瑞思創等。它們具有硬件研發生產和軟硬件整合的能力。
(3)第三類:主要是綜合軟件服務提供商和集成商,包括浪潮軟件、航天信息、神州數碼、中科軟等企業。
從目前行業市場來看,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市場處于一般自由化競爭(暫無壟斷企業),競爭環境也相對透明,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特權企業。行業發展還處于從雛形向高速增長期發展階段。
四、到2022年的雙倍規模擴增
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十三五”時期,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必然會迎來飛速發展,從國家政策推動來看:《國家十三五規劃》、《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都對食品安全大數據的發展提出了要求和規劃,另外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7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中也對我國的食品安全與大數據結合提出了要求。
我國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16年達到了11.76億元左右,前瞻根據對市場發展趨勢的綜合情況最保守預測,未來五年時間內,行業市場容量平均增速會保持在20%以上,按20%計算,到2022年市場規模也能達到35.12億元左右。
圖表:2017-2022年中國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市場容量預測(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行業研究院整理
五:35億?我們只會花35億嗎?
從直接的市場規模來看,模型預測下的結果似乎是35億元,另一方面來看,當下的市場發展不完善為市場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我國經濟具有嚴重的政策傾向性發展,未來幾年時間內,政策偏向一定會更大程度上的倒向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再加上行業發展是建立在人們神經非常敏感的食品安全上面,行業規模的增長就具有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僅就行業本身的市場規模發展來看,到2022年突破35億元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但是其所帶動的市場容量規模卻會在至少10倍以上。在未來的時間維度內,食品安全必然會成為我們的必需行業之一,為食品安全進行構架的食品安全大數據市場必然會面臨再一次的高速發展期。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對中國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潛力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度剖析,以便相關決策者準確了解當前食品安全大數據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