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 行業產值規模持續增長
2017年全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 行業產值規模持續增長
畜牧業產值規模持續增長,2017年產值超3.2萬億元
畜牧業是利用畜禽等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動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獺、鵪鶉等野生動物的生理機能,通過人工飼養、繁殖,使其將牧草和飼料等植物能轉變為動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絨、皮張、蠶絲和藥材等畜產品的生產部門。區別于自給自足家畜飼養,畜牧業的主要特點是集中化、規模化、并以營利為生產目的。畜牧業是人類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的極重要環節。
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產品的產量及其增長速度是對畜牧業發展狀況和結構調整的最直接反應。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畜牧業總產值一直處于增長態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畜牧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畜牧業總產值為28436億元,2016年達到31703億元,首次突破3萬億元,該年漲幅也達到了近年來的最大值6.46%。2017年全國畜牧業總產值超過3.2萬億,占農業總產值比例接近30%,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產值也在3萬億元以上。
總得來看,經過多年的發展,畜牧業從家庭副業逐步成長為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充足的生產能力和比較完善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吃"和"不安全"的問題基本解決,目前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畜存欄量和生豬出欄量走低 畜產品產量下降
根據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畜牧業大牲畜(包括牛、馬、驢、騾、駱駝等)的年末存欄量為11576.7萬頭,比2016年減少了329.71萬頭。其中牛年末存欄量為10382.97萬頭,比2016年減少了284.93萬頭;馬年末存欄量為526.91,較2016年減少23.83萬頭;其中驢年末存欄量為447.48萬頭,比2016年減少了9.37萬頭。
2017年,豬年末存欄量為43325萬頭,比2016年減少了179萬頭;羊年末存欄量為29903.7萬只,比2016年減少了208.32萬只。
綜合來看,2017年全年,我國畜產品年末存欄量整體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生豬是我國畜牧業的主要養殖品種,豬肉產量占據了全國肉類產量的60%以上。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結構調整,我國生豬出欄量呈現出了先升后降趨勢。2014年全國生豬出欄量為73510.45萬頭,為近年來最大值;2017年全國生豬出欄量為68861萬頭,較2016年微增0.52%。
2017年全國肉類總產量8546.8萬噸 豬肉占比62.48%
畜禽養殖規模尤其是生豬養殖規模,直接影響了全國肉類產量。數據顯示,2010-2017年全國肉類產量總體呈先升后降趨勢,2010年全國肉類產量為7278.8萬噸,2015年上升至8625萬噸,為近年來最大值;2016年全國肉類產量為8540萬噸,較2015年下降0.99%。
2017年全國肉類總產量8546.8萬噸,比上年增長0.8%。其中,豬肉產量5340萬噸,增長0.8%;牛肉產量726萬噸,增長1.3%;羊肉產量468萬噸,增長1.8%;禽肉產量1897萬噸,增長0.5%。禽蛋產量3070萬噸,下降0.8%。牛奶產量3545萬噸,下降1.6%。
從2017年各類畜產品占比來看,豬肉是我國主要的畜牧加工產品,占比達到了62.48%,主要原因為,主要消費量大,且主要以散戶養殖為主;其次為禽肉,2017年產量為1897萬噸,占比22.20%。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畜牧業的環境現狀;中國畜牧業的關聯產業;中國畜牧業的發展規模;中國畜牧業的發展趨勢;中國畜牧業的發展模式及發展前景;中國畜牧業各子行業的生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