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能制造行業產值規模與發展前景分析 2020年產值將達3萬億【組圖】
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中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發展起步較晚,但在國家政策等大力支持下,中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不斷增加,行業發展迅速。目前,國內的智能制造裝備主要分布在工業基礎發達的東北和長三角地區。隨著國家對制造業轉型的重視加強,智能制造作為工業4.0改革的主要途徑,未來發展空間較大,2020年,行業產值將達到3萬億。
起步晚 但發展迅速 工業發達地區競爭力較大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方法在計算機上實現的智能。先進的制造設備離開了信息的輸入就無法運轉,柔性制造系統(FMS)一旦被切斷信息來源就會立刻停止工作。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競爭的復雜環境,要求制造系統表現的更靈活、更敏捷和智能化。因此,智能制造越來越受到高度的重視。縱覽全球,各國政府均已將此列入國家發展計劃,大力推動實施。
美國的智能制造裝備行業起源于1992年美國執行新技術政策,該政策大力支持關鍵重大技術(Critical Technology),包括信息技術和新的制造工藝,智能制造技術自在其中,美國政府開始借助此舉改造傳統工業并啟動新產業,也是最早開展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國家。
相比美國,中國智能制造裝備發展較慢,在80年代末才將“智能模擬”列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的主要課題,目前已在專家系統、模式識別、機器人、漢語機器理解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同時,國家科技部也正式提出了“工業智能工程”,作為技術創新計劃中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制造是該項工程中的重要內容。
我國已成世界制造大國,在制造業穩定發展同時,智能制造行業很快成為驅動我國制造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根據國家《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重要政策,“十三五”期間智能設備將迎來黃金發展時期。
今后,我國智能制造在制造業中所起到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重要,智能制造行業在我國制造業增加值中的比例會進一步增大。2010-2017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保持著較為快速的增長速度,2017年,我國智能制造行業的產值規模約為1.5萬億元。按這樣的發展趨勢來看,保守預計2018年我國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將在1.8萬億元左右。
從區域分布來看,目前,國內的智能制造主要分布在工業基礎發達的東北和長三角地區。以數控機床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研發和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遼寧、江蘇、山東、浙江、上海、云南和陜西等地區。尤其是近年來,遼寧與陜西的發展令人矚目。
同時,工業機器人將是未來智能制造裝備發展的一個新熱點,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將是國內工業機器人應用的主要市場。此外,關鍵基礎零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產業在河南、湖北、廣東等地區也都呈現較快的發展態勢。從區域關注度來看,江蘇、浙江、廣東、山東、上海、北京、天津、福建、四川、湖南等省市已明確制定了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且產業規模較大、自主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較強。
工業4.0智能制造占比大 2020年產值將達3萬億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德國所謂的工業四代(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工業4.0闡述的智能工廠對于中國企業而言,不是更換一批車間設備、投入一筆資金那么容易,面對工業4.0發展熱潮,中國制造仍處在2.0補課、3.0普及、以4.0為目標的階段,追趕4.0的路程相較發達國家更為遙遠與艱辛;在這樣艱巨的背景下,企業最需要的是先熟悉運用信息化、數字化、聯網化,再從智能工廠頂層設計入手,為實現智能制造打下基礎才能后續發展。在工業4.0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產品需求結構中,柔性裝配系統、加工環節數字化系統、智能輸送系統、智能倉儲系統等分別占據20%、15%、11%、10%的份額,進一步說明智能制造裝備系統在今后產業發展中,具有較大的潛力。
綜合來看,我國智能制造行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2017年,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馬忠玉在大數據智能應用推動制造業變革與升級研討會上強調,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支點。2020年中國智能制造產值有望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約20%。加之我國對智能制造行業不斷出臺的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智能制造產業產值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前瞻分析認為到2024年,我國智能制造業產值規模將超過4.5萬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發展前景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能制造裝備行業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