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行業被迫重組改制【組圖】
近年來,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從業人員不斷增加,但整體呈現高級職稱人員較少的局面。另外,行業競爭及政策等因素在不斷推進進行重組改制。2019年3月,財政部、稅務總局、中央宣傳部聯合發布《關于繼續實施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制為企業若干稅收政策的通知》提到工程勘察設計等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人員,2020年前將全部轉企改制。
從業人員快速增加 高級職稱人員待提升
工程勘察是指為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及綜合治理等,對地形、地質及水文等要素進行測繪、勘探、測試及綜合評定,并提供可行性評價和建設所需要的勘察成果資料,以及進行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處理、監測的活動。工程設計是指運用工程技術理論及技術經濟方法,按照現行技術標準,對新建、擴建、改建項目的工藝、土建公用工程、環境工程等進行綜合性設計(包括必須的非標準設備設計)及技術經濟分析,并提供作為建設依據的設計文件和圖紙的活動。
工程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勘察設計的結果不僅影響建設工程的投資效益和質量安全,其技術水平和指導思想對城市建設的發展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另外,勘察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到龍頭作用,是提高工程項目投資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重要因素。早在1984年全國人大六屆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了“設計是整個工程的靈魂”這一觀點,對工程勘察設計工作的地位與作用進行了精辟的概括。
2012-2017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從業人員不斷增多,增速整體呈波動上揚態勢,也說明行業規模在不斷擴張。2017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年末從業人員428.6萬人,較上年同比增長33.9%, 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來看,2018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將達到500萬人左右。
2017年,專業技術人員181萬人。專業技術人員對行業的發展舉足輕重。其中,具有高級職稱人員38.4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9%,目前高級工程勘察設計人員較少,但行業需求較大,專業技術人員數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具有中級職稱人員65.1萬人,占從業人員總數的15.2%。
市場倒逼 驅動行業重組改制
行業進入者不斷增多使行業也面臨著升級轉型的困難。與過去行業改制不同,當前行業改制的主要驅動要素已不僅僅是政策方面,更主要的還是市場倒逼和行業重組整合的原因。當前驅動行業改制的政策因素主要體現為三方面,首先,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影響。目前規劃、水利、市政、建筑、交通、勘測等細分行業許多經營類事業單位,面臨事轉企改革。尚屬事業性質的設計院希望轉企改制一步到位,已開始著手推進自身的改制工作。其次,是政企脫鉤改革的影響。行業中仍有隸屬原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的勘察設計企業,這些企業普遍期望在政企脫鉤大背景下,脫鉤改制一步到位,完成改制工作。最后,是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響。作為市場競爭性和智力密集性行業,國有勘察設計企業是最符合混合所有制改革條件的企業之一。
另一驅動因素為市場倒逼,其對于推動當前勘察設計單位改制重組的作用,甚至大于政策驅動。在經濟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幅下滑,主要因為受投資拉動的勘察設計行業受到重創。因此,越來越多的勘察設計單位運用抱團發展和借力發展的方式,應對嚴峻的市場挑戰,由此帶來了改制重組的內生需求。
競爭因素也是行業重組的重要因素,勘察設計行業低集中較低度,目前全行業從業單位數量已接近2.5萬家。行業內企業的同質化程度高,導致行業長期處于無序競爭狀態。所以大規模的行業整合是競爭性行業從無序走向有序、從混亂走向成熟的必經過程。
得益于國家以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對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企業和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中國勘察設計行業的高速發展。目前勘察設計行業的市場格局正在從條塊分割向一體化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行業成功要素從過去以技術為主,向技術、管理、商務策劃、資本運作等多元綜合能力轉變,兼并、收購、重組、上市等事件在勘察設計行業持續發生。
通過對近年中國工程勘察行業兼并重組現狀分析,目前勘察設計行業改制重組兼并主要有4種兼并模式。其中,集團內部子企業之間的合并重組和政府行政干預下的央企研究院合并重組占有較大比例,外資對國內設計院在勘察設計領域,內資企業之間通過市場資本運作行為進行的橫向一體化并購和縱向一體化并購成為主流。此外,在縱向一體化并購中,勘察設計企業多作為客體被上下游企業并購,作為主體去并購上下游企業的案例較少。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規模與市場競爭狀況;業內各細分市場吸引力;重點區域市場進入價值與投資潛力;勘察設計企業主要經營模式與轉型升級策略;行業的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