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組圖】
隨著國家對行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市場規模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工程勘察設計領域,行業的競爭局勢不斷增加。在面臨監管不到位、創新不足、轉型難的痛點上,行業將加快市場化進程,資本會不斷增加,導致行業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上市企業數量大 蘇交科獨占鰲頭
工程勘察是指為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及綜合治理等,對地形、地質及水文等要素進行測繪、勘探、測試及綜合評定,并提供可行性評價和建設所需要的勘察成果資料,以及進行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處理、監測的活動。工程設計是指運用工程技術理論及技術經濟方法,按照現行技術標準,對新建、擴建、改建項目的工藝、土建公用工程、環境工程等進行綜合性設計(包括必須的非標準設備設計)及技術經濟分析,并提供作為建設依據的設計文件和圖紙的活動。
工程勘察、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勘察設計的好壞不僅影響建設工程的投資效益和質量安全,其技術水平和指導思想對城市建設的發展也會產生重大影響。隨著國家對行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市場規模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工程勘察設計領域,行業的競爭局勢不斷增加。截止2018年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上市企業已經達到24家。
在這二十四家上市工程勘察設計企業中,從區域角度來看,12家企業,近50%的企業分布在華東地區,占據上市企業的一半名額,截止2018年9月,營收達到119億元,占據總營收的62%;其次為華南地區,共有5家工程勘察設計公司上市,占比達到21%;華中和西南地區分別有兩家企業上市,占比都為8%;華北企業占比達到13%。
從業務結構類型構成來看,目前,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工程總承包發展,以及傳統設計自選企業轉型,所以較早涉足的企業已經開始從傳統的設計咨詢領域拓展到工程總承包領域工程總承包,已經占據了行業整體營收的22.79%,較前幾年有一定的提升。傳統的設計咨詢類業務占比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占比為73.6%。
2018年前三季度,工程勘察設計行業TOP10上市企業營業收入都實現增長,營收最高的三名分別是蘇交科、華建集團、中設集團。其中蘇交科以47.01億元排名第一,較上年同比增長20%左右,主要原因得益于工程咨詢和工程承包業務穩定增長。華建集團營收達到42.64億元,較上年增長30%左右,主要得益于華建集團整合了公司各業務板塊的優勢及資源,工程承包業務推進較為順利,設計類訂單有所增加。中設集團實現26.38億元,其勘察設計業務持續保持良好的經營業績。
行業面臨轉型升級 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龍頭企業營收的不斷上漲,說明行業整體向好發展,規模不斷增大。但在行業的發展中也存在一些痛點。目前行業面臨的主要痛點有六個方面,分別是監管政策落實不到位、技術投入不足,缺少核心競爭力、管理模式落后,后勁不足、與業主需求不匹配、轉型遇難題、工匠精神有待建設等。
其中行業的管理模式與發展勁頭被限制,行業內企業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顯得相對滯后,而這種滯后恰恰被蓬勃發展的市場形勢所掩蓋,想要改善需要投入更多研發精力。另外,企業轉型升級是行業繼續發展的前提。但許多勘察設計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很艱難,其中處理新業務與舊業務之間的關系是轉型變革的一大難題??辈煸O計企業目前正處在傳統業務已經被打破而新業務尚未建立,即“舊在破新未立”的發展階段。
未來,為消除行業的這些痛點,行業將持續轉型升級,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行業管制放松;行業將在追求量的基礎上注重與質協調發展,最大滿足客戶需求。在勘察設計服務,前端策劃能力、資本運作能力、與政府機關溝通協調能力、資源整合能力、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能力、商業運營能力等方面持續改革。隨著轉型升級的推動,行業并購重組活動進一步加劇,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規模與市場競爭狀況;業內各細分市場吸引力;重點區域市場進入價值與投資潛力;勘察設計企業主要經營模式與轉型升級策略;行業的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