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醫美機構集中度低【組圖】
我國醫美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醫美市場從以矯正治療為主的單一市場逐漸發展成攬括醫療治療及美容美觀的多樣化市場。目前,我國醫療美容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下面將帶你了解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的市場競爭格局。
我國醫美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醫美原料供應商和醫美器材提供商;中游包括正規機構和非正規機構,正規機構主要是指公立醫院的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等,非正規機構是指私人診所和美容院等;醫美產業鏈的下游則是消費者,按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可分為三類,高端消費者、中端消費者和價格敏感消費者。
高門檻帶來高利潤
醫美上游包括醫療美容器械、醫療美容材料及醫療耗材的研發生產,上游廠商因行業監管相對規范,產業相對集中,龍頭企業利潤率較高,目前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產品較少,龍頭廠商毛利率在75-85%之間,凈利率也維持在25-37%之間。
醫美行業以民營醫院為主導
我國正規醫美機構可分為公立醫院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以及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據新氧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醫美正規機構市場規模約878億元,較2017年增長46.40%。目前,我國大型連鎖美容企業市占率僅為7.5%,行業集中度較低,民營醫院處于主導地位。
同時,隨著醫美市場高速發展,催生出一大批非正規機構。我國非正規機構包括私人診所和美容院,2018年,我國醫美非正規機構市場規模達1367億元,較2017年增長24.26%,非正規市場規模遠超正規市場規模,但由于近年政府監管趨嚴,非正規市場增速在2018年首次被正規市場反超。
前瞻分析認為,隨著醫療美容市場的規范化、標準化,我國醫美正規機構的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提高,逐漸超過非正規市場,其中民營醫院將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我國醫美機構的營銷方式主要包括傳統廣告、互聯網平臺以及機構導流三類。傳統廣告主要依靠傳統媒體、戶外、搜索引擎來進行運作,花費占比最高,為60%-90%?;ヂ摼W平臺導流的花費占比為10%-40%,平臺營銷模式多樣,營銷群體主要為年輕人,該類平臺ROI相對較高。美容院及KOL轉診等方式一般按單次消費計費,傭金比例較高,為30%-70%,覆蓋人群年齡較高,該方式逐漸淡化。
線上平臺重塑下游渠道
前瞻分析認為,未來醫美行業將呈現集中化、生態化、透明化、標準化的發展趨勢。集中化是指,未來上游龍頭廠商將進一步聚集頭部資源,下游中小醫美機構的盈利水平受制于高額獲客成本,盈利狀況逐年惡化,行業整合將進一步加速;生態化是指,一些綜合實力和資金強大的集團開始進行生態布局;透明化是指,目前醫美行業機構資質混亂,醫美服務和產品價格不透明,醫美APP平臺的出現將有助于解決行業存在的問題;標準化是指,政府不斷出臺政策支持醫美行業的規范化,嚴打非法醫美現象。因此,在行業資源聚集、政策逐步完善、互聯網重塑渠道的大趨勢下,未來醫美行業朝著更加集中化、生態化、透明化和標準化的趨勢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美容機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我國美容機構行業發展狀況;醫學美容機構發展;生活美容機構發展;美容機構連鎖經營狀況;美容機構行業領先個案的經營狀況;美容機構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融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