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政策利好將完善生活垃圾處理產業鏈
生活垃圾市場化收費是大勢所趨,當前相關的法規、各地方政策正在持續推進中。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如果順利實施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支付壓力,增強整個固廢產業鏈支付來源。
200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逐年攀升
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2019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年報》,2018年,200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21147.3萬噸,處置量21028.9萬噸,處置率達99.4%。
200個大、中城市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最大的是上海市,產生量為984.3萬噸,其次是北京、廣州、重慶和成都,產生量分別為929.4萬噸、745.3萬噸、717.0萬噸和623.1萬噸。前10位城市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為6256.0萬噸,占全部信息發布城市產生總量的29.6%。
生活垃圾清運量不斷攀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2018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總體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到2018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達到了22802萬噸,同比增長5.95%。
從統計數據上看,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低于全國生活垃圾實際產生量,部分生活垃圾是得不到及時處理的。而垃圾分類則是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最有效手段。
垃圾分類全面展開 助力生活垃圾處理
2016年12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強調要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習近平還多次實地了解基層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并提出明確要求。
2019年6月,習近平在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實行垃圾分類是關系廣大民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政策利好將完善生活垃圾處理產業鏈
2018年12月,國務院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前端垃圾盡量減量化、末端處置“去填埋化”,推動垃圾處置資源化充分利用。2019年6月,住建部等印發《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垃圾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并且加快建設相匹配的處置產能。
同時最新的《固廢法》(修訂版)擬添加“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如果順利落地,生活垃圾收費將會有法可依。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生活垃圾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生活垃圾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生活垃圾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