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煉油產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煉油升至10.2億噸/年
2019年,中國煉油產能達8.6億噸/年,原油加工量達6.52億噸,國內煉能過剩趨重并有向煉化一體化下游低端擴展之勢。隨著民企的崛起和外資的進入,國內煉油和乙烯能力重又進入新一輪較快增長通道,到2025年煉油能力將升至10.2億噸/年,煉化領域將朝著一體化、規?;?、集群化的方向發展。
煉油產能過剩
由于稅收等政策監管不到位,中國煉油行業快速擴張。2019年我國煉油總能力升至8.60億噸/年,煉化能力過剩愈演愈烈。雖然我國煉油能力持續上升,煉能不斷提高,但整體上我國當前的煉油產能是屬于過剩,主要表現在結構性產能的過剩,即一次加工能力過剩、煉能區域分布不均、煉廠平均規模較小等特點。針對國內煉油產能局面,我國已經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煉廠規?;l展有成效,但與世界水平有差距
近十多年來,中國著眼于煉廠規模化,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具有世界規模的煉廠,淘汰關閉了一些規模小、效率低的煉廠,尤其是幾大國有石油公司的單廠規模已今非昔比,規模效率顯著增強,但民營煉廠的規模仍然落后。2015年中國煉廠平均規模約為323萬噸/年,2019年末上升到423萬噸/年,與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仍然明顯。
運轉周期逐步延長 總負荷率仍低于世界水平
隨著煉廠綜合能力提高,中國主流煉廠的運行周期已告別過去“一年一修”的模式,連續運行周期越來越長。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中國煉廠的運行負荷率過低,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2019年,日本、韓國煉廠的平均開工率分別達到94.5%、99.6%,有的接近滿負荷,西歐煉廠平均開工率為86%,北美為89.4%;中國煉廠平均開工率為75.5%,低于世界煉廠平均80.9%的水平。
2019年原油加工量達6.5億噸
隨著國內煉油能力不斷增長,成品油產量較快增長,成品油產量持續增長。據國家發改委資料顯示,2010-2019年中國原油加工量維持穩定上升趨勢,2019年原油加工量65198萬噸,同比增長7.6%。2020年上半年,原油加工量為3.19億噸,同比增長0.6%。
2010-2019年,我國成品油(汽柴煤)產量總體呈上升態勢,2016年以來產量增速下滑,2019年成品油產量達3.6億噸,同比下降6.66%;2020年上半年成品油(汽柴煤)產量為1.57億噸,同比下降11.09%。
到2025年煉油能力將升至10.2億噸/年 產業將向煉化一體化方向發展
按目前在建、已批準建設和規劃的項目測算,我國2025年煉油能力將升至10.2億噸/年,超美國而居世界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煉油行業加快煉化一體化,疊加乙烯能力的快速增長,煉油能力過剩有進一步向煉化行業下游擴展、造成低端大宗石化品產能過剩的可能。
在國內煉油產能過剩、競爭加劇的大格局下,未來我國煉化領域將朝著一體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而我國一體化程度低、受原料及成品油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的小型燃料型煉廠將逐步被淘汰,行業整體集中度和競爭力將大幅提高。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煉油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煉油產業的市場環境;中國煉油產業發展狀況;全球煉油產業發展狀況;煉油產業的競爭狀況;煉油產業的技術狀況;煉油產業的細分產品市場研究;煉油產業重點...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