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網改造高潮再起 產業盛宴百家分享
隨著我國家電下鄉、農業機械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地區用電需求快速增長,而同時農村地區的供電設備重載、滿載甚至超載運行的問題日益嚴重,供電設施已面臨新的供電瓶頸。
日前,有消息稱,國家能源局或將于今年上半年推出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十二五”規劃。而早在2011年5月,國務院就已同意并轉發了國家發改委關于農網改造升級的意見。另據國家電網及南方電網披露的農網改造投資目標,“十二五”期間,該兩大電網公司將分別投資4000億元和1116億元用于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總計投資超過人民幣5000億元。我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漸入高潮。
農村電網改造新高潮
“電”是人民群眾不可或缺的生活資料,也是生產資料,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將惠及占總人口70%的農村地區民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在我國,為縣級區域內的縣城、村鎮、農墾區及林牧區用戶供電的110kV及以下配電網稱為農村電網,簡稱農網。
據統計,目前全國仍有530萬無電人口,同時仍有三分之一的省區沒能實現農村與城鎮用電同價。在我國許多偏遠山區,電網架構不合理,用戶離村莊負荷中心距離較遠,輸電距離長,供電可靠性低,電壓損耗、電能損耗特別大,安全隱患大。在眾多經濟發展中地區,由于資金存在缺口,農網改造不夠徹底,部分地區因電網長遠投資不足,基礎相當薄弱,改造不徹底的現象尤其突出。而在經濟發達地區,其農村附加工業負荷較大,人均消耗電量高達1000kWh/年人,負荷密度l00KW/km2。全國農村地區的電網建設已不能滿足這些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迫在眉睫。
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主要是建設更新變電站、線路等農村電網設施,以及對已運行農網設施局部或整體就地或異地建設、增容、更換設備等。
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國農電發展經歷了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由落后到先進、由城鄉分割初步走向城鄉統籌的過程。但前期由于資金投入及技術水平的制約,農村電網仍存在電網結構薄弱、安全及可靠性能差、設備技術含量低、設備材料選型運用不科學、改造技術原則執行不嚴、施工工藝及施工質量較差等缺陷,新一輪的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勢在必行。
1998年8月,我國農村電網開始實施“兩改一同價”工程,到工程完工時的2004年4月,五年多時間國家陸續投入資金共2885億元對農村電網進行了改造。工程完工后,我國農村電網的現代化程度有了質的提升,電網規模有了質的飛躍。同時,農村與城鄉居民用電實現了用電同價,農村居民生活電價比“兩改一同價”前平均每千瓦時降低約0.23元。僅此一項,全國每年可減輕農民電費負擔約420億元。農村電價的下調促進了農村用電量快速增長,有效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改善了農民生活條件。
201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均明確提出,“要抓緊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提升農網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新一輪的農電改革正式拉開帷幕。當年,國家將安排120億元資本金用于農網改造,按資本金占20%的比例計算,全年農網改造投資將近600億元。
“十一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農電系統大力實施“三新”農電發展戰略,著力推進農網建設與改造“戶戶通電”工程、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農電企業規范化管理工程和農電隊伍素質提升工程,累計投入農網改造資金3075億元,為134.1萬戶508.9萬人解決了用電問題,建成新農村電氣化縣407個、電氣化鄉(鎮)4991個、電氣化村90053個,農電標準化建設水平和隊伍素質顯著提升。其中,南方電網公司累計完成投資691億元,解決206個行政村、43.8萬戶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供電區域內鄉、村、戶通電率分別為100%、99.98%、99.76%,廣東、廣西、貴州、海南全面實現電網覆蓋范圍內的“戶戶通電”。
2011年10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十二五”期間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的安排部署,提出,“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以多年未改造過的農網進行全面改造,著力解決縣域電網與主網聯系薄弱、農村供電設施過負荷、供電“卡脖子”、低電壓等突出問題;統籌安排“機井通電”和農林場電網改造項目,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用電條件,更好地服務現代農業,落實家電下鄉政策;逐步完善農電管理體制,全面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
“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實施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為207.5萬無電人口解決用電問題;到2015年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7%,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8.5%,綜合線損率平均達到6.2%。
據統計, “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計劃安排4100億元用于農網改造,南方電網亦將全面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計劃完成縣級電網建設投資1116億元,兩家電網農網改造投資合計高達5216億元。
按照規劃,在農村電網改造的投資資金中,約2/3用于購買輸變電設備,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鐵塔、電桿等,另外1/3的投資將用于設計、監理、土建等其他方面。
我國農村電網經過歷次大規模建設改造,已經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改觀,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2011-2015年中國農村電網改造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05-2007年,國家電網公司系統縣及縣以下售電量同比增速都在2位數以上;2008年,國家電網公司系統縣及縣以下售電量同比增長8.7%,高于全國售電增長水平,農村耗電量占全國總售電量的比例達54.29%。
產業盛宴
我國農村地區幅員遼闊,農村電力網絡建設規模巨大,在國家龐大的財政和信貸支持下,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也為我國相關電器產品行業開啟了一場產業盛宴。
在農村電網改造的投資資金中,約2/3用于購買輸變電設備,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鐵塔、電桿等,這將同時惠及更多電網建設的細分領域,包括電抗器、互感器、電容器、弧線圈、組合電器、低壓斷路器、隔離開關、低壓開關柜、變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保護類設備、智能電表及電線電纜產品等。
變壓器是電網輸電環節最重要的升壓及降壓設備。由于農網改造主要是110KV及以下電力設備,屬于低壓配電設備,配合國務院提出“農網升級工程”要節能、環保,節能變壓器有望獲得推廣,特別是非晶帶材變壓器。
電力系統中,電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短路電流、無功補償和移相等,是電網改造升級中必不可少的元器件。根據前瞻《中國電抗器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十二五”期間,電抗器市場容量大約為190.4億元。
作為電力輸變電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電力互感器用量每年以8%的速度增長。在國家電網和農村電網改造、城市電能表更新換代以及國外電工儀器儀表產能向中國轉移等積極因素的影響下,我國互感器市場發展較快。據統計,2010年我國互感器市場規模高達1.63億塊。
在電網系統中,電容器的主要作用是儲存電荷和電能,也是電網改造中重要的元器件。在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活動中,招標電容器984套,較2011年第1批招標增長11.06%。當前國家電網招標的電容器電壓等級主要為10kV。
消弧線圈也是電力系統中的主要元器件。電力系統輸電線路經消弧線圈接地,為小電流接地系統的一種,當單相出現短路故障時,流經消弧線圈的電感電流與流過的電容電流相加為流過斷路接地點的電流,電感電容上電流相位相差180度,相互補償。
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消弧線圈337臺。據統計,目前我國中壓領域變壓器大約7萬臺,如果按照國家要求,70%的變電站在20年內安裝消弧線圈,每套產品以20萬元計算,存量市場容量100億元,平均每年市場需求5億元左右。
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活動中,共招標組合電器1313個間隔,相對于2011年第1批招標同比增長30.78%,出現了較大的增幅。招標主要集中在110kV電壓等級。2011年,組合電器的市場規模在8000萬元以上。應用于農網升級改造的組合電器主要是126kV全封閉組合電器(GIS)。
農村電網改造中,低壓斷路器的需求較大。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斷路器共899臺,招標產品主要集中于110kV和220kV電壓等級。據統計,2010年中國低壓斷路器市場總規模為333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9%。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實施、農網改造的實施以及新能源行業的發展,低壓斷路器未來幾年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
隔離開關在電力系統中主要起安全隔離作用。在電力系統的輸變電設備中,隔離開關是需求量最多的一種,通常是高壓斷路器的2-3倍,所以在電力系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間,隔離開關的需求量約為1500組/年左右。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活動中,招標隔離開關2702組,招標的電容器電壓等級主要集中在110kV和220kV。
由于電能的80%是通過低壓電器配送或控制的,所以低壓開關柜的市場容量與電力事業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活動中,招標開關柜7820臺,相對于2011年第1批招標同比增長13倍。2012年是我國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活動的攻堅年,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投資力度加大,這對開關柜的市場需求增長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
經過一二期農網改造后,新一輪農網升級朝更加智能化的方向改造,對于保護類設備的市場需求加大。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活動中,招標保護類設備2960套,相當于2011年第1批招標數目的1.47倍。
變電監控系統的投資較大,相較于保護類設備來說,在農網改造升級活動中的需求相對較小。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活動中,招標變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252套,智能化率達到69.84%,比2011年第六批招標提高了27個百分點。
新一輪農網改造中,預計被大量應用的電線電纜產品將有大容量高電壓耐熱架空導線、中低壓架空裸導線、中低壓鋁芯絕緣電纜和20kV電力電纜等,架空平行集束導線將繼續被大量采用。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第一次招標活動中,招標電纜872.29km,相對于2011年第1批招標同比增長97.65%。此次招標電纜附件2890只,相對于2011年第1批招標同比增長78.73%。
根據國家電網的規劃,“十二五”將是電網建設改造全面建設階段,城鄉配電網以及農村電網改造將會對智能電表產生極大的需求。2011年國網智能電表招標總量較2010年增長31.68%,預計“十二五”期間智能表招標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2011年,國家電網計劃招標的智能電表總量為5500萬臺,而當年的實際招標總量為5970萬臺,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約10%。“十二五”期間,我國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安裝2.4億只智能電表,這意味著在2012年到2015年之間,中國每年新安裝的智能電表將高達到8000萬只。從長遠來看,預計我國智能電表的安裝總量估計將高達5億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