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市蓄勢待發
北京“限購令”的出臺刺激了當地二手車市場的繁榮。2011年6月,北京新車與二手車的銷售量交易量首次達到1∶1,這意味著我國的汽車消費市場正在逐步進入一個成熟的發展階段。
前瞻產業研究院二手車行業研究員劉瑞柏認為,隨著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逐步發展,新車市場增長會逐步放緩,新車銷售對經銷商的利潤貢獻也會降低,售后服務、二手車業務等將逐漸成為經銷商的業務核心。
媲美新車市場
2011年,我國汽車市場呈現平穩增長態勢,產銷量月月超過120萬輛,平均每月產銷突破150萬輛,全年汽車銷售超過1850萬輛,再次刷新全球歷史紀錄。二手汽車交易量也是節節攀升,全國交易量超過400萬輛。新車交易量與二手汽車交易量的比例接近4.5:1,與汽車市場和汽車消費文化較為成熟的歐美市場相比,明顯偏低。
數據顯示,發達國家二手車的市場交易量大,通常是新車的1.5-3倍,己形成規模效應。德國和美國二手汽車年銷量早在5年前就已是其新車銷量的2倍和2.5倍,英國則達到3.5倍。
在西方成熟的汽車市場上,汽車報廢周期平均為8-12年,而汽車更新周期平均為4年,可見二手汽車市場有相當的空間。
2011年底,商務部發布的《關于促進汽車流通業“十二五”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2015年二手車交易量超過1000萬輛,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長15%左右;并鼓勵發展品牌二手車經營,支持汽車供應商拓展品牌二手車業務,完善二手車流通網絡;爭取形成一批汽車、二手車、配件流通和報廢汽車回收拆解骨干企業,培育30家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區域性汽車流通企業,3-5家超1000億元的大型汽車流通企業。
近幾年我國二手汽車市場發展迅速,二手汽車交易呈快速增長之勢。特別是局部市場二手汽車交易甚至出現了“井噴”態勢,如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等地區的二手汽車交易量增長速度甚至遠遠超過了新車。
自2000年以來,二手車市場一直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速。2011年,我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創出歷年新高,達到433萬輛,同比增長12.47%;交易額2108.8億元,同比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二手車行業研究員劉瑞柏認為,,隨著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逐步發展,新車市場增長會逐步放緩,新車銷售對經銷商的利潤貢獻也會降低,售后服務、二手車業務等將逐漸成為經銷商的業務核心。預計,未來5年內二手車市場將迎黃金期。到2014年,中國有望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二手車市場。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廣東、山東、四川、上海、北京、河南、浙江、遼寧、云南和陜西等排名前10位的省市二手車交易額,占到全國二手車交易總額的80%,顯示出該行業市場集中度很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當然,這也意味著二手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旦時機成熟,二手車市場就會超過新車,成為汽車市場增漲的原動力和領跑者。
劉瑞柏表示,車企在現階段提前布局中國二手車市場,依靠其固有的資金、品牌、服務質量等競爭優勢必然能夠獲取市場利好;另外二手車市場與新車市場聯系緊密,這也是銷售業務拓展的一個重要部分。
第三方認證介入規劃行業發展
在發達國家汽車市場中,新車利潤占整個汽車行業利潤的20%,零部件利潤約占20%,售后服務領域的利潤占60%左右,這其中包括二手車置換、維修保養等服務業務。
在二手車市場發展尤為突出的美國,二手車利潤可占汽車行業總利潤的45%,非常豐厚,而一輛新車的利潤率通常不會超過5%。
當然,這也與二手車經營主體的多元化、交易方式的多樣化、交易手續的簡便以及發達國家汽車保有量較大有關。
國外二手車的經營已經形成了品牌專賣、大型超市、連鎖經營、舊車專營、舊車拍賣等多元化經營體制,其交易方式多樣化。例如,直接銷售、代銷、租賃(實物和融資)拍賣、置換等。
在我國,信息不透明、誠信度低、行為不規范、售后服務差等問題正制約著二手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尤其是,國內二手車市場中消費者與中間商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平等,直接影響到二手車交易的達成。中間商壓價收車高價賣車,隱瞞車輛實際情況的案例頻頻發生,讓許多消費者對二手車頗有疑慮。
由于二手車信息存在于不同的部門和單位,如交通管理部門關于交通事故處理信息、保險公司有關保險事故處理信息、機動車維修單位的維修信息、經銷商的售后服務與保養信息、車輛美容與裝飾單位的車輛裝飾與保養信息等等,買方核實這些信息因為成本極其高昂而變得幾乎不可能,讓許多潛在的二手車需求難以轉化為現實的市場需求。
同時,國內二手車評估現狀比較混亂,沒有形成一套完成的、系統的評估方法和手段。評估過于注重價格的估算,評估師通常依賴個人的經驗而非客觀的流程對車輛進行估價,讓消費者很難對二手車交易建立信心。
行業有必要引入權威的第三方獨立檢測認證車輛。這種權威認證二手車質量檢測機構,與二手交易市場合作的模式也有利于提升二手車經銷商的利潤。
通常而言,車輛具有廠家認證,估價相對較高。一輛十來萬左右的二手車,會比交易市場賣貴3000-5000元,而且還相當搶手。如一輛在市場報價不超過6.5萬的賽歐,經過檢測,達到廠家認證二手車的技術標準,將它作為一輛認證二手車銷售,最終以7萬元價格成交。
此外,交易市場具備第三方的權威認證以及對場內銷售車輛的統一質保,方便專業的質保公司能夠介入市場,降低了經營商戶的風險。而認證的機構可以對場內交易的車輛進行統一收費,并按一定比例提取傭金。
更甚者,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還可以提供金融服務,一方面對消費者提供二手車按揭,另一方面對經銷商提供融資貸款,同時提高對購車者和經營商家的吸引力以及交易成功率。
連鎖經營乃大勢所趨
二手車利潤豐厚,準入門檻低,正吸引著大批經銷商加入到二手車從業者的行列。
這難免造成經銷商數量過度,競爭加劇的局面。若要在激烈的競爭脫穎而出,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則需要采取多樣化營銷策略,引入先進的經營模式。
二手車拍賣是日本、美國等國外盛行的二手車銷售方式。在我國也并非新興事物,除了傳統的寄售和現場拍賣形式外,“網上拍賣”的形式正在國內流行,但其成交量并不樂觀,逾九成的交易仍是依靠傳統的直接交易或委托交易模式進行成功的。
盡管通過拍賣形式選購二手車,不僅價格低,而且車況透明有保證。然而由于二手車市場發展的多種因素,如部分二手車商的不道德經營,在二手車拍賣場上弄虛作假,使得有時候二手車拍賣變成一場鬧劇收場。國家政策的推進和二手車市場的規范凈化成為左右二手車拍賣發展的最大因素。
目前為止,二手車連鎖經營模式仍是大型二手車交易市場比較理想的經營模式。國家商務部曾明文鼓勵有條件的汽車品牌經銷商等經營主體經營二手車,以及在異地設立分支機構,開展連鎖經營。
連鎖經營后,依然采取招租方式,銷售主體還是二手車經銷商。但是,在車行的選擇方面,會摒棄問題租戶而選擇誠信經營戶入場。同時,交易市場在二手車的售前、售后方面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其最終目的是通過連鎖經營,樹立品牌效應,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手車經營模式、經營主體逐漸多元化的今天,二手車交易市場依然忽視了對售后方面的建設,這也成為制約二手車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品牌二手車也正是看中傳統二手車交易市場存在的這一劣勢,向消費者大打售后服務放心牌。二手車市買賣雙方依然存在較為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消費者在無法準確了解一輛二手車完整、真實信息的情況之下,售后服務更成為左右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的癥結所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