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抗生素,何時方能休?
食品安全已經成了國人揮之不去的心病。日前,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稱,該國10%的進口自泰國、印尼、厄瓜多爾和中國的蝦含有恩氟沙星、氯霉素、呋喃西林等抗生素,而呋喃西林被認為是一種致癌物質。
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都有抗生素,產自國內銷在國內的魚蝦肉等食品,恐怕狀況更糟。有業內人士指出,以中國目前的狀況,抗生素還暫時無法被替代。還有人指出,使用抗生素在畜禽養殖上不可避免,中國的種植業離開農藥就要鬧饑荒。
抗生素曾被稱為抗菌素,它具有殺滅細菌并對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物質,它可從植物中直接提取,還可通過完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
抗生素分為抗革蘭氏陽性細菌抗生素、抗革蘭氏陰性細菌抗生素和廣譜抗生素,廣譜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與陰性細菌都有抗菌作用。
目前,抗生素主要應用于人類臨床醫學、農業、畜牧業、工業等方面。
在臨床醫學應用,人類有賴于抗生素的發明和使用,是的細菌感染已基本得到控制,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在農業應用方面,抗生素主要用于植物保護,防止糧、棉、蔬菜、水果的病害,處理種子并減少因布施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在畜牧業養殖方面,絕大部分的醫用抗生素也能有效地用于治療禽畜的感染性疾病,如青霉素、鏈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四環素等等,依維霉素則可作為抗蟲劑;在工業應用方面,人類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紡織品、塑料、精密儀器、藝術品的發霉變質,加入青霉素可以提高谷氨酸發酵的產酸率。此外,人們曾使用醫用抗生素來給食物保鮮,但目前為了避免耐藥菌的產生,已基本不用抗生素來保險了。
據統計,目前,全球抗感染藥物市場銷售額約占藥品總銷售額的15%左右,位居全球藥品市場銷售額的第二位。其中,抗生素占世界抗感染藥物市場的份額最大,抗病毒藥居第二,第三位為抗真菌藥,其它則為疫苗和抗原生動物藥等。而全球抗生素的市場總額約為250億-260億美元。
我國是抗生素生產大國,也是抗生素使用大國。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出口3萬噸,其余自用(包括醫療與農業使用),人均年消費量138克左右,而該用量在美國僅13克。
據2006-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顯示,全國醫院抗菌藥物年使用率高達74%。而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大規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發達國家,醫院的抗生素使用率僅為22%-25%。
據上海市長寧區中心醫院婦產科多年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則高達70%,其中外科患者幾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達97%。而當前,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抗藥性已經接近100%。
另據廣東省人民醫院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門診所用青霉素量占所有抗生素的7%,頭孢類為35%,住院用青霉素量是9%,頭孢類用量則占40% 以上。
根據我國1995-2007年疾病分類調查顯示,我國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總發病數的49%,其中細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說80%以上屬于濫用抗生素,每年有8萬人因此死亡。數據表明,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前瞻產業研究院抗生素行業研究員朱茜表示,重復使用一種抗生素可能會使致病菌產生抗藥性,凡超時、超量、不對癥使用或未嚴格規范使用抗生素,都屬于抗生素濫用。
朱茜指出,我國明確地提出要限制濫用抗生素,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也是經過事實證明的,限制抗生素濫用,科學地使用抗生素,避免盲目濫用,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朱茜認為,當前我國抗生素濫用,主要原因在于醫患雙方認識不足、利益驅使和監管不到位造成的。
在我國許多民眾看來,抗生素屬立竿見影、藥效顯著的“靈丹妙藥”,認為使用抗生素能“有病醫病、無病防病”,卻往往忽略了其可能帶來的負面作用而導致濫用或誤用抗生素。同時,部分醫生對抗生素的使用缺乏足夠的認識,不遵循嚴格的醫藥管理制度,過分追求實用和速效。
同時,利益還是驅使部分醫生在濫用抗生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抗生素的回扣比率是醫院零售價的20%-30%,在常用藥品中可能僅次于中成藥,所以醫生也是用之不疲,很多抗生素在大筆一揮中增加了醫生的、醫院的和藥企的收入,卻給患者、醫保機構造成了沒有必要的支出。據估算,我國每年因抗生素的不當使用造成的損失浪費就高達800億元。
此外,醫藥監管不到位也是我國抗生素濫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抗生素通常不需要處方就可以輕易買到,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普通民眾濫用、誤用抗生素。
我國是人口大國,第三次生育高峰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同步而至,同時,我國還是農業大國、畜牧業大國和制造業大國,我國仍將存在廣闊的抗生素市場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抗生素行業研究員朱茜指出,近年來,我國已加強了處方藥的管理監督,對抗生素的使用限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限制濫用抗生素的根本在于醫患雙方對抗生素的認識上進行轉變,而缺乏有效的替代方案去證明、強化和適應,僅依靠宣傳、說教和處罰是不夠的,因此,真正落實并杜絕濫用抗生素仍需較長的一段時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