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多因素驅動行業發展【組圖】
在經濟活動日益自由化、國際化的今天,寵物經濟日益向全球的各個角落滲透。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消費水平日益提高,寵物市場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不斷增加,國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隨之改變,人們的休閑、消費方式也在發生變革。
伴隨老齡化、城鎮化等人口特征,“孤獨經濟”的發酵以及“空巢青年”、“空巢老人”等群體背后巨大的情感空白,作為情感消費屬性的寵物經濟具備產業升級邏輯,市場潛力巨大。
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為居民消費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近年來,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人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有助于人們加大在寵物食品、寵物用品以及寵物服務等行業的消費力度提高寵物商品日益提高的滲透率。寵物“親人”化趨勢將進一步推動主人買單。
從最基本的商品主糧到寵物零食、再到寵物保健品,“鏟屎官”愿意花更高的費用購買優質產品。在為寵物提供生活保障之外,健康、玩樂、打扮、社交活動相關的寵物消費需求呈上升態勢。
因此我國經濟的發展在促進寵物主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寵物主的消費信心,更舍得為自己的寵物進行消費,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寵物經濟的發展。
寵物可滿足人們的情感及陪伴需求,龐大的單身人群促進了我國寵物經濟的發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一人戶占比逐年增加,從2015年的13.1%提升到了2019年的18.5%,增加了5.4個百分點。隨著獨居人口的不斷增加,我國家庭正呈現單身化趨勢。
龐大的單身人群將催生出圍繞著這類人群的新消費需求,寵物可以滿足單身人群的陪伴和精神寄托,一定程度緩解工作與生活壓力,人們對寵物作為伴侶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將推動我國寵物經濟將不斷發展。
從禁止養寵、限養到規范養寵,政策逐步放寬
從政策方向上看,從上世紀80年代到至今,我國養犬政策逐漸放開,經了由禁養到限養到逐漸放寬的發展過程,20世紀80年代,政策明確規定,禁止養犬,由于狂犬病疫情流行,影響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安定,1980年11月,衛生部發布了相關條例,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城市及近郊區、新興工業區禁止養犬。
20世紀90年代,政策松綁,部分地區開始限養。1994年,北京出臺《北京市嚴格限制養犬規定》,由禁養到嚴格限制養犬,允許居民飼養寵物,但對飼養寵物的區域、數量、品種等進行了限制。
2000年以后,政策逐漸放開,規范養寵。2003年《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出臺,對寵物的飼養做出明晰的規定,養犬證價格大幅下降。
從政策數量上看,1997年以來,我國每年發布的關于寵物行業相關產業政策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共發布了6個寵物行業相關產業政策,為近年來最高水平。
從政策結構上看,我國關于寵物行業的政策集中分布在寵物醫療和寵物食品兩個細分賽道。具體來看,我國寵物醫療相關政策占比約達60%,寵物飼料相關政策占比約達40%。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寵物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寵物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寵物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