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體育場館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政策持續利好、體育場地建設加快
當前,與人民群眾增長的健身需求相比,場地設施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等矛盾依然突出,“去哪兒健身”仍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體育場館是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在供給公共體育服務、構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和改善民生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過去的一年,疫情之下,國家積極應對采取措施,密集推出體育場地建設相關政策,號召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體育健身活動,引領體育場館機構及企業繼續發展,推動整個體育場館行業前進。
本文核心數據:體育場地建設面積、數量
政策加大對健身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推動,體育場館行業也不例外。伴隨著我國經常鍛煉人口的逐年增長,近年來,國家政策層面加大了對體育場館等配套健身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
2021年,國務院出臺《“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到2025年,形成供給豐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設施網絡。
近年來,我國業相關促進政策主要包括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三方面的內容,一方面促進了體育場館行業更快發展,另一方面規范體育場館行業穩定發展。
體育鍛煉人口持續上升
體育人群基礎是實現體育產業消費市場增長的首要條件。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大行業,在全民健身、體育強國的發展戰略下,我國體育產業蓬勃發展,體育人口數量也逐年增多。截止2020年底,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口為4.35億人。已處于歷史最高位,趨勢上每年的體育人口總數都在刷新歷史新高,且根據國家政策引導,未來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還會持續提升。
各類型體育場地建設加快
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體育健身設施不斷完善,群眾體育蓬勃發展。根據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新增體育場地16.86萬個,人均場地面積提高0.12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全國體育場地共計371.3萬個,比上年末增加16.9萬個。體育場地面積31.0億平方米。2019年我國歷史第一次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突破2的大關,達到2.08平方米,2020年底人均場地面積提高到2.20平方米。
在全國371.34萬個體育場地中,球類運動場地233.54萬個。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場地121.44萬個,占52.00%。從各類運動場地來看,全國擁有籃球場地100.58萬個,場地面積5.95億平方米,是數量最多的體育場地,占比達到27.1%。
其次是全民健身路徑場地,占比為23.5%,全民健身路徑指的是戶外健身器材,或者叫室外健身器材,就是大家常在體育廣場里,公園里,小區廣場里布置用于活動身體的健身器材,常見的器材包括上肢牽引器、扭腰器、壓腿杠、腰力鍛煉器、雙人大轉輪等。
近年來全民健身熱潮興起,全國在大范圍普及全民健身器材,旨在提高全民健身素質,場地建設腳步也在加快。
體育場館是體育產業和健身行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的重要保障。“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體育強國”目標,并要求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根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體育強國建設綱要》計劃,2035年達到45%。
與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我國體育場館數量仍相對較少。如今,在政策利好、標準化引領下,我國的體育場館建設正在按下“加速鍵”。
更多數據來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育場館行業運營模式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體育場館行業的發展環境;國內體育場館運營狀況;體育場館行業消費分析;體育場館行業運營管理模式;大型體育賽事對中國體育場館的影響;體育場館行業融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