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1年中國及31省市鏈長制政策匯總及解讀(全)以鏈長制度創新、全方位推進產業鏈提升
本文核心數據: 各省市鏈長制政策匯總、各省市重點產業鏈匯總
1、產業鏈“鏈長制“發展歷程
從全國范圍來看,“鏈長制”最早起源于湖南省,“鏈長制”開始大規模受到關注,則起于浙江省,隨后在疫情這一外部因素影響下在全國范圍內被廣泛采用。“鏈長制”作為產業治理實踐手段,已成為了多個省市應對外部沖擊、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抓手。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鏈長制相關政策匯總
當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諸多“斷點”“堵點”“痛點”,部分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產業基礎能力不足,國民經濟循環不暢,存在結構性失衡。促使我國高度關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問題,提升產業鏈競爭力,以確保產業鏈穩定。
——國家層面鏈長制政策解讀
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2020年9月國務院發布文件《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指出構建“鏈長制”責任體系,是首次國家層面政策文件中提到“鏈長制”。鏈長制反映了以“鏈式思維”開展“強鏈、延鏈、補鏈”,是落實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工作的戰略部署,是地方政府圍繞國家“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的具體實踐,是響應國家“六保六穩”中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舉措。
當前國家層面中,農村農業部明確指出開展農業全產業鏈“鏈長”制試點,也是目前唯一國家層面上對“鏈長制”的探索。《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找準抓手,制定并實施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實施方案,開展農業全產業鏈“鏈長”制試點,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擔任“鏈主”。
——國家層面產業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未來五年,國家將聚焦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鏈長制”是推進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的重要抓手;是從過去“抓產業”到當前“抓鏈條”的重要體現;是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重要手段。
3、各省市層面的政策匯總及解讀
——31省市產業集群政策匯總
產業集聚是“鏈長制”形成的基礎是,“十四五”期間各地也將集群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各省市產業集群相關規劃目標匯總如下:
全國各個省份多措并舉推進地方產業集群化發展,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工作報告和相關規劃文件中,有29個地區明確提出產業集群發展,占比達93.5%。
——31省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解讀
“十四五”期間,各省市依據各自產業基礎,做大、做強、做優重點或者優勢產業。各省市重點(優勢)產業發展內容及布局如下:
——31省市鏈長制實施政策匯總
除上海、西藏兩地尚未明確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外,其余29省市均已出臺相關規劃文件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開展產業鏈“鏈長制”。截至2021年8月31日,共有18個省份在省級政策/規劃文件中明確提出建立產業鏈“鏈長制”制度,全國省市層面鏈長制相關政策文件相關匯總如下:
——31省市鏈長制方案產業鏈側重點解讀
從各省市發布的政策來看,被納入“鏈長制”的產業都是相關省市重點發展的產業。目前國內在全省范圍內推廣“鏈長制”的18個省份中,湖南、浙江、黑龍江、河南、江西等12省目前已明確了重點發展產業鏈。
通過對各省市“鏈長制”政策進行梳理,統計文件中涉及的233個產業鏈,發現智能裝備、新材料、汽車等新興產業出現頻次較高,這些產業是引領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也是各省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產業園區規劃布局與運營管理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產業園區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產業園區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產業園區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