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東省“鏈長制”實施現狀分析 與戰略性產業集群深度融合、助推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
本文核心數據:廣東省鏈長制政策匯總、廣東省產業集群匯總
1、2021年4月廣東宣布全省建立實施“鏈長制”
“鏈長制”,就是擇定地方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通過地方政府主要官員甚至省市政府一把手擔任“鏈長”,以“補鏈”“強鏈”為目標的一系列制度設計。 從2018年開始,浙江、湖南、江西、廣西、遼寧等地先后推出省級領導兼任產業鏈鏈長的“鏈長制”。 2020年7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率先建立“鏈長制”,以實體制造業為重點,打造產業鏈集群和“鏈主”企業。2021年1月,廣東省兩會上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了“鏈長制”,2021年4月,廣東正式宣布全省建立實施“鏈長制”,全面推進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
2、廣東通過落實“建鏈、補鏈、強鏈、延鏈”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鏈長制的 “鏈長+鏈主”的工作推進體系,是一項前瞻性的應對機制。鏈長制組織研判產業經濟規模、工藝技術路線、裝備設施成本,提出產業循環半徑。其中政府層擔綱“鏈長”,統籌重點產業鏈建設全局性工作;企業層擔綱“鏈主”,協同推動重大規劃、工程落實。盡快推動“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取得實質性進展。
以廣州市為例,其中政府層擔綱“鏈長”,由“總鏈長+副總鏈長+市級鏈長+市級副鏈長+區級鏈長”組成,統籌重點產業鏈建設全局性工作;企業層擔綱“鏈主”,由“鏈主+聯盟”組成,協同推動重大規劃、工程落實。
廣州“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工作任務即按照項目化、工程化、體系化、清單化的思路,加強頂層設計,實施“一鏈一策”“一群一策”,切實推動資源要素向產業鏈群集聚、政策措施向產業鏈群傾斜、工作力量向產業鏈群加強。其具體如下:
3、廣東省“鏈長制”強調與戰略性產業集群深度融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些地區,特別是沿海地區具有產業集群特征的“塊狀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產業集群不再是少數地區的特殊現象,現已成為中國區域發展和產業布局的重要模式和發展趨勢。
作為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聚集區,廣東匯聚大批以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核心的企業。目前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中指出,在以新一代電子信息等10個重點支柱產業集群和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等10戰略性新型產業集群中推行產業鏈“鏈長制”。
此外,“十四五”期間各地也將集群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各部門紛紛開展集群培育創新工作。由工信部評選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廣東省共有7個產業集群入選,發改委評選的戰略性新型產業集群廣東省共3個產業集群入選,科技部認定的創新型產業集群,廣東省共有5個產業集群入選。產業集群是大企業周邊協作配套的單位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種較為完善的閉環系統,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產業園區規劃布局與運營管理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產業園區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產業園區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產業園區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