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ATM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移動支付普及背景下ATM存量逐年銳減
ATM機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ATM機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廣電運通(002152)、恒銀金融(603106)、怡化電腦(836344)、御銀股份(002177)、東方通信(600776)等。
本文核心數據:ATM機發展歷程、ATM機保有量、在線支付普及率
1、我國ATM機誕生至今僅50年
對于金融界來說,ATM機算得上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世界第一臺ATM取款機于1967年誕生在英國。而中國大陸直到1987年才引進第一臺ATM機,2002年,銀聯的成立也標志著ATM機步入專業化、市場化時代,但隨著移動支付的快速普及,自2016年起ATM機市場開始遭受沖擊,行業進入調整期。
2、移動支付的發展對于ATM機行業沖擊巨大
據中國銀聯發布的《2020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研究報告》顯示,98%的受訪者選擇把移動支付作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同比增長了5%。其中,二維碼支付用戶占比高達85%,同比增長6%。數據顯示,自2008年起,我國在線支付普及率不斷上升,2014年迎來大幅度增長,至2020年,我國在線支付普及率已達85%。
隨著在線支付的普及,各大銀行加強線上化服務的發力,銀行App服務、微信服務、網站服務等渠道逐步成為ATM的替代品。以工商銀行為例,工商銀行近年來ATM機交易金額不斷下降,2020年全年工商銀行ATM機效益金額為5.9萬億元,較2019年的8.3萬億元下降了28.5%。
3、ATM機存量逐年銳減
自2018年開始,我國ATM機保有量逐年下降,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我國現存ATM機具保有量為98.67萬臺,較上季度減少1.95萬臺。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統計,ATM機具數量的統計口徑自2018年一季度起不僅統計傳統的自助存取款機等設備,同時新增統計了自助服務終端、VTM、智能柜臺等新型終端設備,但統計口徑的變化并未抑制住銀行整體ATM存量的下行趨勢。
移動支付逐漸取代銀行卡收單成為第一大第三方支付業務。2016 年以前,銀行卡收單占比最高。隨著電商市場的成熟、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普及,網絡支付加速發展,交易規模占比不斷提高,國內銀行業出現了去柜臺化、輕資產化等轉型態勢,導致國內ATM市場需求增速下滑,未來我國ATM機保有量總體呈現低速下降態勢。前瞻初步預測2026年銀行自助服務終端保有量進一步收窄,下降至84萬臺。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ATM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ATM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ATM企業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ATM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