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海洋產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分析 旅游業增加值貢獻最大【組圖】
海洋產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海洋產業上市公司主要有中海油服(601808)、中遠海發(601866)、中遠海控(601919)、好當家(600467)、中青旅(600138)、山大華特(000915)、雙良節能(600481)、中電環保(300172)、中國船舶(600150)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海洋產業結構、中國海洋產業生產總值
1、 疫情下生產總值有所下滑
根據國家海洋局的數據,2020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80010億元,比2019年下降5.3%,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9%。
進入2021年,由于我國疫情管控效果優異,國內各產業基本實現復工復產,前瞻估計2021年我國海洋產業生產總值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2、 海洋第三產業占比逐年攀升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鵝事件和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我國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門堅決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做好海洋經濟領域“六穩”“六保”工作,海洋經濟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表現出較強韌性,進一步快速發展的勢頭已初具形態。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389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674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9373億元,分別占海洋生產總值的4.9%、33.4%和61.7%,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重有所增加,第三產業比重有所下降。
3、 海洋產業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根據現行《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GB/T 20794-2006),我國海洋經濟分為海洋產業和海洋相關產業,其中海洋產業又可以分為主要海洋產業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
注:隨著海洋經濟產業范圍不斷擴大,截至2021年11月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起草修訂《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計劃號20153536-T-418正在批準中,GB/T 20794-2006仍為現行標準。
2020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為80010億元;其中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為29641億元,比重為37%;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增加值為23313億元,比重為29%;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為27056億元,比重為34%。
4、 濱海旅游業增加值占比近5成
2020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穩步恢復,全年增加值29641億元。除濱海旅游業和海洋鹽業外,其他海洋產業均實現正增長,展現了海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洋漁業作為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其增加值占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7.0%、19.3%和15.9%。海洋電力業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16.2%),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業和海洋油氣業取得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8.5%、8.0%、7.2%,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洋漁業等傳統產業實現恢復性增長。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分析了海洋經濟產業現狀及總體規劃;海洋經濟產業結構及細分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機遇;海洋經濟法制建設情況及完善策略;海洋經濟產業技術現狀及提升策略;區域海洋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