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國海洋經濟區域市場現狀與前景趨勢分析 疫情下南部海洋經濟圈繼續領跑【組圖】
行業主要企業:中海油服(601808)、中遠海發(601866)、中遠海控(601919)、好當家(600467)、中青旅(600138)、山大華特(000915)、雙良節能(600481)、中電環保(300172)、中國船舶(600150)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各海洋經濟圈生產總值、中國各海洋經濟圈三產比重
我國共有三大海洋經濟圈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跨溫帶、亞熱帶與熱帶,各地海域在水溫、氣候、動植物群等各個方面均有所不同。因此,在“十二五”時期,我國將沿海省份劃分為三大海洋經濟圈:北部海洋經濟圈、東部海洋經濟圈和南部海洋經濟圈。各地各省市因地制宜,發展當地的海洋經濟。
近年來,統籌不同地區和海域的自然資源稟賦、生態環境容量、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融入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戰略實施,沿海地區的北部、東部、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圈布局得以不斷強化優化,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的“三圈”格局基本形成,“三圈”抱團發力,各展所長,繪就了我國海洋事業開放發展新藍圖。
南部北部經濟圈產值差距超7500億
從各經濟圈的海洋經濟生產總值來看,2020年,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23386億元,比上年名義下降5.6%,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2%;東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25698億元,比上年名義下降2.4%,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1%;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30925億元,比上年名義下降6.8%,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7%。
各經濟圈第三產業比重均超50%
從各海洋經濟圈產業結構情況來看,我國三大海洋經濟圈第三產業的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東部海洋經濟圈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最高,達到了57.40%。
各經濟圈因地制宜發展海洋經濟
基于不同的區位優勢,三大海洋經濟圈都在國家戰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注重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形成與國家戰略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具體來看,北部海洋經濟圈不僅將服務于東北地區對外開放與東北亞經濟合作,還將以港口航運資源的優化整合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東部海洋經濟圈處于“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區,將實施陸海統籌與江海聯動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航運中心;南部海洋經濟圈將深化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洋經濟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分析了海洋經濟產業現狀及總體規劃;海洋經濟產業結構及細分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機遇;海洋經濟法制建設情況及完善策略;海洋經濟產業技術現狀及提升策略;區域海洋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