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碳化硅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碳化硅產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碳化硅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滬硅產業(688126.SH)、天岳先進(688234.SH)、有研新材(600206.SH)和中晶科技(003026.SZ)等;
本文核心數據:碳化硅產業鏈,碳化硅企業區域分布,碳化硅代表性企業布局
碳化硅產業鏈全景梳理:行業處于中游區位
碳化硅器件制備的完整產業鏈可分為襯底加工——外延生長——器件設計——制造——封測等步驟,國內目前已催生出一批優質企業并實現碳化硅制造的全產業鏈覆蓋,正在通過不斷研發以及大規模投資逐漸縮小與美歐日企業間的差距。
目前在該領域我國以天科合達、山東天岳、同光晶體、中科鋼研等襯底產品競爭優勢相對明顯。以露笑科技、瀚天天成等外延片優勢企業為代表,競爭優勢不斷提升。另外,泰科天潤、華潤微、基本半導體、楊杰科技等涵蓋了SiC器件的設計、研發和制造等,是我國IDM模式下的典型代表企業。
碳化硅產業鏈區域熱力地圖:東部沿海地區擁有聚集優勢
中國碳化硅企業分布較為集中,主要在江浙滬及周圍領域和東南沿海區域分布。目前江浙地區的企業最多,且龍頭企業效應明顯,其次為廣東地區,擁有一大批中小型廠商以及數字化方案提供商。
截至2022年6月,碳化硅行業內的上市企業主要集中于東部沿海區域,且分布較為廣泛。碳化硅、第三代半導體行業作為近年來的主要技術突破口,同樣也是國家“十四五”重點規劃的內容,預計行業規模將會持續擴大,企業規模、技術水平將會進一步提升。
碳化硅產業下游應用
近年來中國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其主要驅動因素之一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滲透。2021年,新能源汽車占下游應用市場的份額為38%。特斯拉率先在汽車逆變器模組上采用了SiC材料,指明了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各大整車廠也開始跟進,推動力SiC在汽車領域的發展。其次是消費類電源,占比為22%;光伏逆變器占據著15%的份額。
碳化硅主要企業產能分析
從襯底來看,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已有30余家碳化硅襯底企業,投資金額已經超過500億元。據CASA Research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內投產3條6英寸SiC晶圓產線,總體來看國內至少已有7條6英寸Sic晶圓制造產線(包括中試線),另有約10條SiC生產線正在建設。GaN射頻產線方面,目前有5條4英寸GaN-on-SiC生產線,約有5條GaN射頻產線正在建設。
碳化硅產業發展總結
碳化硅以及第三代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來對于國家來講是關鍵的技術突破環節,近年來歐美國家對中國進行的“技術封鎖”迫使我國在半導體等尖端技術環節逐步加快腳步,以追趕技術環節有較大領先的國外龍頭,從行業內主要上市企業的發展規劃來看,加強半導體硅片國產化率、提升產業鏈自主水平是聚焦的重點。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碳化硅(SiC)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行業發展軌跡及實...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