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和發展前景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美年健康(002044);通策醫療(600763);愛爾眼科(300015)等
本文核心數據:健康服務行業競爭梯隊;健康服務總量;健康服務在建項目等
行業概況
1、定義
按2014年國家發布的《健康服務業分類(試行)》,可以將健康服務行業劃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醫療衛生服務,第二部分為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第三部分為健康保險和保障服務,第四部分為其他與健康相關的服務。2019年國家又發布了《健康產業統計分類(2019)》,對健康服務業的范圍又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擴展,智慧健康技術服務也納入了健康服務業的范圍。
2、產業鏈剖析:中游產品分類多
從我國健康服務行業產業鏈結構來看,上游為健康制造業,主要包括醫藥研發外包、藥品制造、醫療器械及耗材制造等行業,具體包括原料藥制造、化學藥制造、大宗原料藥等。
中游為健康服務業,根據《健康產業統計分類(2019)》分類,主要包括醫療衛生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健康保險和保障服務及其他與健康相關的服務。醫療衛生服務中包括醫療及衛生機構、第三方醫療服務等;健康保險與保障服務主要為各類商業健康保險等;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包括健康體檢、健康咨詢等;其他與健康相關的服務包括健康相關產品批發、零售等。
下游則是各類醫療健康機構及消費者,主要分為醫療衛生機構、第三方醫療機構、健康管理服務機構等。
從我國產業鏈企業布局來看,上游中的代表企業包括上海醫藥、華東醫藥等。中游的健康服務代表企業包括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新華醫療等。下游代表企業包括上海長征醫院、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等。
行業發展歷程:目前中國健康服務注重醫療信息化布局
中國健康服務行業起步較晚,其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建國—20世紀90年代初期,此階段健康體檢還是醫院的服務范疇,而且體檢更多表示于疾病檢查而不是健康預防。第二階段為90年代中期,此時北京等地開始出現相對獨立的體檢服務機構。第三階段為90年代后期20年代末期,隨著西方健康服務理念的進入及國內需求市場的快速增長,國內以體檢為重點的健康服務機構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健康服務機構飛速發展。第四階段為21世紀初期至今,隨著我國健康服務機構數量的不斷完善,我國更加重視醫療信息化布局,從服務形式、醫療設施等方面對我國健康服務機構進行技術升級,發展較好。
行業政策背景:規范類政策居多
近年,我國對于醫療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提出了大體的框架與細則要求。政策要求逐步構建完善的醫療體系、醫療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并對于人們健康觀念的改善提出了發展的目標和規劃。政策對行業的發展提出了進一步增加并發展醫療機構來滿足人們的醫療需求,推進以試點城市對于健康城的建設;重視數字醫療的發展;關注人們的健康意識,鼓勵人們運動,堅持以防為主;對于藥品的監管有進一步的要求。近年來我國健康服務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1、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健康服務機構經營模式多
我國健康服務機構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醫院模式、醫療模式、以體檢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以及綜合信息平臺經營模式等。
2、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已突破8萬億元
健康服務業市場主體的基本功能是營造組織環境,通過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滿足居民明確和隱含的健康需求。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為7.01萬億元,占GDP比重為7.08%。近兩年健康服務業占GDP比重并未發生較大變動,經初步統計,我國健康服務業市場規模在2021年已突破8萬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集中在華東地區
2020年8月25日,中關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及經濟觀察報共同發布的《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No.3(2020)》數據顯示,我國健康管理消費情況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華中、華南等東部地區,分別占全國健康管理服務消費總量的35%、14%、14%、13%。
注:《中國健康管理與健康產業發展報告No.4(2021)》中未更新區域情況,故圖中數據截至2019年。
2、企業競爭:行業競爭梯隊已基本形成
健康服務行業擁有眾多細分行業,根據《健康產業統計分類(2019)》規定,健康服務行業包括醫療衛生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及健康保險和保障服務等。從目前的競爭現狀來看,醫療衛生服務的第一梯隊企業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第二、三梯隊為三甲、二甲等醫院及各類醫療機構。健康管理與促進服務第一梯隊企業包括美年健康、瑞慈醫療等;第二、三梯隊企業包括九華體檢、第一健康等。健康金融和保障服務中按2021年相關收入進行排序,處于第一梯隊的企業包括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及新華保險;第二梯隊的企業包括中國人保、瑞華保險等。
健康服務行業的上市公司中,澳洋健康、美年健康等企業的健康服務業務布局較廣。通策醫療、愛爾眼科的健康服務業務較為單一,大多專注某一細分健康管理領域。從企業健康服務業務的競爭力來看,美年健康、澳洋健康、九州通等企業競爭力排名較強,近年來營收表現較強,市占率逐步提高。
行業發展前景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產品的總需求急劇增加。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為先導,涵蓋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健康服務功能的健康產業成為21世紀引導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近年來,隨著健康服務行業各項促進政策的出臺和行業標準的不斷完善,同時也因為行業自我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使得中國健康服務業發展迅速,呈現出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優化、新產品層出不窮的局面。根據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2030年我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康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健康服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健康服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健康服務行業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