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分析 農業機械化及信息化程度不足【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新洋豐(000902);天禾股份(002999);輝隆股份(002556);大北農(002385)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現代農業發展制約因素分析;中國農業機械發展情況;中國現代農業信息化需求分析
中國現代農業發展制約因素
我國是農業大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意義重大。從我國現代農業具體發展制約因素來看,主要包括農業規模化生產程度、農業信息化和機械化程度及農民整體信息素養不高等因素。
中國農業機械化布局現狀
目前,我國農業機械擁有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農用搬運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機械、水產機械、農業廢棄物利用處理設備、農田基本建設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和動力機械等十多個種類的幾千種產品,越來越多薄弱環節的裝備和技術進入市場。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和農業機械化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市場經過近十余年來的快速發展,尤其是2005-2014年的黃金十年后,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農業機械制造和使用國。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1年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2.03%,較上年提高0.78個百分點。
中國農業信息化布局現狀
近年來,農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滲透率不斷提升,農業數字化轉型初見成效。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中顯示,2020年,我國農業數字經濟占行業增加值比重平均值為8.9%,較上年提升0.7個百分點。廣義上的農業分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以及副業等五種產業形式。前瞻初步統計2021年的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為9.7%,預測2022年,農業數字經濟滲透率為10.7%,至2027年滲透率約為16.8%。
總體分析來看,目前智慧農業的需求主要體現在農業的生產環節中,主要為農業種植和畜牧養殖上,農業數字經濟比重由高到低依次為林、漁、農、畜,低于絕大多數服務業和工業行業,農業數字化轉型仍相對滯后,但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隨著農業數字化水平的提高,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未來智慧農業的需求將不斷攀升。
從現代農業各產業鏈來看,大部分環節對信息化需求要求較高。具體需求情況如下:
中國現代農業未來發展路徑
結合上述分析來看,我國現代農業行業應當圍繞完善農村經營主體、加快農業機械化、信息化布局等方式迎來進一步發展。具體未來發展路徑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現代農業商業模式與產業鏈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分析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背景以及所處階段,從一開始就提出農業全產業鏈模式的構建效益及局限性;而后,在此基礎上確定現代農業的市場目標;緊接著從現代農業業務單元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