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老人一年消費15萬億?
擴大內需包括消費,10月29日召開的新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除了住房消費之外,健康、旅游、教育、金融等高端消費令人矚目。
機會隱藏在消費提升過程中。
健康產業的重要性將得到充分認知,未來怎么估計都不為過。今年2月,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量已超過2個億,占總人口的14.9%,以年均800多萬的速度快速增加,2020年將達到2.43億,2025年將突破3億。
老年人的消費意愿與消費能力將呈現指數級增長,國家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的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老年人口消費規模超過1.4萬億,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3萬億元。這是個相對保守的估計,老年人以3億計,每人每年消費5萬元,就得到15萬億,相當于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口,已經或者將要進入老年,這些人擁有足夠的財富選擇有尊嚴的養老模式。
復星梁信軍今年6月表示,未來6到8年內,大健康就會成為中國第一大行業,他主張企業家去碰碰大健康,大健康不僅是養生,從培訓教育、研發、醫藥制造、醫藥批發到零售,醫院下游到養老,再到醫療,整個大健康的產業支付、保險、支付渠道等等整個環節,很多人是可以做的。
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鼓勵消費的第6條就是“鼓勵養老健康家政消費,探索建立產業基金等發展養老服務,制定支持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的稅收政策,民辦醫療機構用水用電用熱與公辦機構同價”。
這也就意味著養老基金、民間養老機構會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消費品種從低端到高端一應俱全,養老消費面臨升級過程,電子時代的老人絕非吃飽喝足就能滿足,他們需要的是自己的“族群文化”,“族群娛樂”,僅以健康家政來說,僅2億老年人需要的家政服務起碼在3000萬人左右,這3000萬人經過營養、護理等方面的培訓,產值難以計數。
2012年,全國老齡辦發布《2010年我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情況》,截止2010年的10年間,城鎮上門護理服務增長3.9%,利用增長三分之一,需求增長83.9%;上門做家務服務增長近1倍,利用該服務增長4.8倍,需求增長2.9倍;老年飯桌或送餐服務增長7.9倍,利用增長88倍,需求增長5.1倍。農村上門護理服務增長1.75倍,利用增長3倍,需求增長1.24倍;上門做家務服務增長1.06倍,利用增長3倍,需求增長1倍。老年服務呈井噴式增長,一旦6,70年代手握重金的土豪老人們進入老年區,消費理念與消費能力又將如何?
類似于復星這樣的大型集團已經在國際布局健康養老產業,今年10月,復星國際旗下的Fidelidade收購葡萄牙醫療保健服務商EspíritoSantoSaúde-SGPS,SA96.07%的股權。ESS是葡萄牙領先的私立醫院集團之一,旗下設有里斯本最大的私立醫院之一HospitaldaLuz,另外還擁有7家醫院、7家診所和2家養老機構,并托管1家公立醫院;2013年,復星旗下的復星醫藥斥資2.4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阿爾瑪激光有限公司95.6%的股權;今年4月,復星參與收購了在美上市的中國連鎖醫院美中互利。
全球布局,吸納資源,站在財富金字塔尖的老年人將得到全球的醫療養老資源。目前難以想像的廣闊市場,很快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
健康養老這塊大餅不是誰都能吃的,市場前景廣闊,機構茍延者居多。今年1月1日,民政部下發《關于開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將公辦養老定位于社會保障,并不再配編制和資金,今后將全部改為民營或企業。此舉也被人們看作是養老業的“國退民進”。
全國有4萬多家養老機構,其中七成為公辦,中國養老產業僅占國內生產總值不到3%,與歐美高達18%的比例相差甚遠,公辦排隊等數年,民辦住不滿。民營養老機構贏利情況不算好,除了舒適的環境外,今后誰能夠提供大數據支撐的動態醫療服務,誰能夠提供訓練有素的護工、護士、大夫等專業人士,誰就能夠得到市場。
著眼于養老不夠,必須著眼于轉型,養老機構僅跑馬圈地做養老地產遠遠不夠,未來的資源競爭,服務業缺口的填補,對老年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分析,已經為后來者留出了足夠的創業空間。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