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該向富人多征稅嗎?
8日,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接受專訪,就房產稅、環境稅、個稅起征點等問題做出詳細解讀。賈康認為,把工薪收入和其他收入綜合在一起,都覆蓋進入超額累進機制中去,這樣做就可以解決一些富豪不給自己開工資就不用交個人所得稅的問題,現有體制下,超額累進機制對他們來說無關痛癢。如果一旦個稅覆蓋所有收入,大富豪們肯定都會被征收最高一檔45%的邊際稅率,這樣就合理多了。
在每年的兩會中,關于征稅體制改革尤其是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不是需要上調等話題,都會成為媒體的焦點。面對全國政協委員、財稅專家的賈康發表的言論——應把富人的所有收入綜合在一起進行征稅的觀點,得到了不少民眾的支持。大家之所以支持賈康委員的提議,就是他提出一個“向富人多征稅”的理念。而這一理念,在當前我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基尼系數常年居高不下的語境中,反映了大多數希望向富人多征稅的訴求。
不過,也有人表示反對,在去年馬云成功赴美上市之后,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他委婉地表示,反對向富人征稅:其一,把地主都殺了,農民就能富起來嗎?要讓農民真正富起來,不是靠“授人以魚”,而是靠授人“授人以漁”。靠改革開放、靠產權改革、市場的建立,激發出自身的創富能力。
其二,馬云建議不要向富人征稅,應該適當的減稅,這樣富人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再生產之中,創造更多的財富、就業機會、更大的稅基等等。如果向富人征稅過度,就會引發富人的移民大潮,比如法國開征“巨富稅”事,這在法國的富人圈里引發了移民狂潮,其直接結果是社會財富的流失和稅基的萎縮。其三,富人有避稅的辦法,就是人們常說的“內靠假賬,外靠假戶”,真正能夠按照個稅最高一檔45%征稅率的人肯定不會很多。
而筆者認為,向富人適當征稅可以做到幾件事:首先,當前的中國,是工薪階層,而非富人,成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大戶。所以中國稅負集中在中等收入階層,而對富人階層的稅負相對國外來說太輕,所以中國的個調稅應該真正擔負起二次收入分配的責任。
此外,我國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超過40%的財富,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不同群體間的收入差距很大,上市國企高管與職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國有企業高管與社會平均工資差128倍……從這個角度講,向高收入者進行征稅,也是調節社會收入分配格局的一部分。拋開福利部分,公眾也能夠在“向富人征稅”的體制中得到更多的公平與信心。
再者,“向富人征稅”的理念在法理上講,符合權利義務統一的精神。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曾說,“稅收與你獲得的得益如影隨形。”富人或者高收入者在這個體制中獲得了高收益,應當向社會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這樣也可以緩解社會仇富的心理。最大限度保證他們的財產與安全無虞,他們是公共服務與公共資源的最大占用和消耗者,理應為自己的占用和消費“付費”。
最后,政府拿到富人繳納的稅賦后,可以將更多的資金用在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大眾福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樣既可以調節收入分配問題,又可以起到改善民生效果。讓富人們真正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
“向富人征稅”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這既需要國家及時調整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更要結合遺產稅、房產稅等稅種的落地而同時進行布局,也就是需要多條腿走路。同時,在向富人征稅的同時,還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就是這個征稅體制既不能打擊富人對于投資的積極性,更應該避免發生移民潮,盡可能的不讓資產在短期內轉移到國外。畢竟,征稅是“剪羊毛”的工作,而不是要“扒羊皮”。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