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疊加石油戰爭
人民幣下跌4%暫時恢復平穩,原油價格大幅下挫。
各國貨幣競相貶值是以鄰為壑,從巴西到馬來西亞,最后到中國,對美匯率大幅下挫,是全球經濟緊縮的標志。
全球經濟緊縮的另一個標志是原油。8月13日,近月WTI原油期貨合約跌破42美元/桶,為2009年3月以來首次。知名金融博客Zero hedge指出,Double Line的Jeff Gundlach1月份的警告或將應驗。Gundlach警告稱:“我希望不會跌向40美元,因那表明除了經濟之外,世界上定有非常、非常錯誤的事情在發生。說白了,那就是地緣政治的后果可能非常可怕。”油價急劇上升與下降,與全球的經濟危機等有密切關系。
貨幣戰爭未止,石油戰爭又起。各主要產油國都沒有在調降原油產量的意思,反而增加產量。
美國公司的數據顯示了這一點。8月14日,Bake Hughes公司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14日的一周,美國原油鉆井數增加2個,總數達到672個,創2015年4月來新高,過去七周里,石油鉆井數第6次增加。油氣鉆井數與上周持平,總數為884個,七周累計增加量達到44個。
8月12日,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原油全球供應過剩情況將持續至2016年底,與此同時,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公布其7月份原油產量,數據顯示達到逾3年來最高水平。
衰弱的角牛已經出局。
產油成本高、外匯儲備少的國家受到巨大沖擊。俄羅斯、委內瑞拉、安哥拉、厄瓜多爾等其他OPEC國家就是如此,降匯率的降匯率,降利率的降利率,發生債務危機的發生債務危機。連實力雄厚的沙特阿拉伯都在消耗外匯儲備,沙特自2007年來首次發行主權債。但隆眾石化網原油分析師李彥認為,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沙特外匯及黃金總儲備高達7444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三,僅次于中國和日本。
產油成本較高的中國、歐洲、非洲等地,產量在下滑?!度A爾街日報》發表文章指出,美國和OPEC原油供應充斥全球市場,掩蓋了哥倫比亞、挪威、中國華北等地區產量的下滑。路透社的專欄文章指出,北海、加拿大油砂、近海大型項目、非洲和拉美實力較弱的OPEC成員國、及全球邊緣勘探區域的生產成本高昂,油價暴跌給其帶來了巨大打擊,歐洲和非洲去年年中運營的鉆井有30%以上都已閑置。
美國與中國的頁巖氣受打壓。新華社報道,金銀島分析師奚佳蕊稱,美國除了鷹灘、巴肯地區頁巖油開采成本較低,大約在38-42美元/桶,其余頁巖油產區的成本均高于42美元/桶。目前WTI期貨已低于許多生產商的開采成本,多數頁巖油企業將難以承受??捣频韧赓Y油企退出中國頁巖氣市場,中國頁巖氣開采成本比美國要高許多,如此低的油價,中國頁巖氣發展不可能順利。
中國不可能長期支撐產油國的資產負債表,并且,中國自己的外匯占款也在下降。8月14日,中國央行公布的人民幣單位數據顯示,7月央行口徑和金融機構口徑的外匯占款環比減少規模分別約為6月的2.7倍和14倍。如果像IMF如預測的,中國未來債務危機上升,中國降準降匯率、國內生活成本上升就是大概率事件,如同巴西目前的情況。
萬不得已,對內通脹、對外貶值度過難關。人民幣貶值,引發又一波匯率貶值,韓國、泰國、印度等國家貶值是大概率事件。轉引《華爾街見聞》的報道,曾準確預測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前賣方明星貨幣策略分析師StephenJen認為,人民幣貶值有掀起新一輪競爭性貨幣寬松的風險,未來九個月,新興市場貨幣可能因此平均貶值30%-50%。美國銀行的利率與外匯研究主管David Woo認為,人民幣貶值會“觸發全球競爭性貨幣貶值,它將始于亞洲,但絕不會在亞洲終結”。
經濟緊縮周期遠未過去,區域性的爭斗將此起彼伏,對于中國是極大考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