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壓力大就睡一覺,不僅能減壓,還降低焦慮水平
來源|醫諾維(ID:inovelt)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在變得越來越大。早期的研究表明,壓力會導致脫發、白發、肥胖等危害。長期壓力會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心臟病、糖尿病、抑郁和焦慮。不僅如此,壓力還會抑制免疫功能,減弱抵御能力,甚至是促進腫瘤生長。
2022年6月30日,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 Science "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A specific circuit in the midbrain detects stress and induces restorative sleep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表明,壓力會促進小鼠的睡眠,不僅能減壓,還降低焦慮水平,研究還確定了相關機制。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會經歷兩種主要的睡眠類型:快速眼動(淺睡眠)和非快速眼動(更深、無夢的睡眠)。在以往的臨床研究中,睡眠障礙與壓力、恐懼相關的精神疾病有高共患率,如抑郁癥和創傷后應激障礙等精神疾病中,都出現了顯著的快速眼動睡眠狀態的改變。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制造了一種稱為“社會失敗”的心理社會壓力,當小鼠暴露于攻擊性極強的小鼠之后,研究人員觀察到,小鼠血液中的應激激素升高,表明壓力很大。
當老鼠睡覺時,研究人員跟蹤它們神經元的活動,在中腦的腹側被蓋區(VTA)發現了一組特定的神經元,可以檢測和響應應激激素水平,并誘導非快速眼動和快速眼動的高睡眠。
具體來講,γ-GABA-促生長素抑制素神經元的一個子集接受壓力輸入,當其被激活時,會促進數小時內的快速眼動和非快速眼動睡眠,同時還抑制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因子的釋放。
在小鼠5個小時的睡眠期間,這些神經元的活動保持高水平,此外,它們還向調節壓力荷爾蒙的神經元發送信號,阻止它們釋放更多。
壓力誘導睡眠增加
研究表明,這組特定的神經元不僅檢測到壓力并誘導睡眠,它們還引發了壓力荷爾蒙的降低。
當小鼠睡醒后,研究人員還檢測了小鼠的焦慮水平。通過測量小鼠在光明環境中和黑暗環境中的時間來判斷焦慮水平,因為小鼠在焦慮時往往會尋找黑暗的環境。
與睡眠不足的小鼠或特定神經元受損的壓力小鼠相比,沒有得到壓力誘導睡眠的小鼠在黑暗環境中的時間要長得多,這表明它們更加焦慮,而且它們的壓力荷爾蒙水平仍然很高。
結果表明,壓力誘導的睡眠減輕了小鼠的壓力水平并減輕了壓力引起的焦慮,而缺乏壓力誘導的睡眠的小鼠在壓力后焦慮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仍然升高。
壓力增加睡眠,而睡眠減少壓力引起的焦慮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增加了快速眼動睡眠有助于應對壓力的觀點。
總之,該研究確定了壓力誘導睡眠的機制,表明壓力引起的睡眠減輕了壓力水平并減輕了壓力引起的焦慮。研究人員希望找到選擇性地靶向這組神經元的方法,以通過睡眠增強它們的積極作用。
論文鏈接:
DOI: 10.1126/science.abn0853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醫諾維(ID:inovelt)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