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企業撤銷IPO 存量消化將緩解排隊壓力
在連續16周無新增初審企業進入IPO名單的同時,上周又有3家企業被終止審查。根據前瞻投資顧問的統計,截止3月27日,今年累計已有21家企業主動撤銷IPO材料,其中還包括3家已過會項目,這讓高企的IPO排隊壓力稍有緩解。
不過,目前仍有682家企業仍在IPO排隊候審中,包括主板169家(包括3家過會企業);中小板281家(包括9家過會企業);創業板232家(包括17家過會企業)。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透露,今年要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證券法》也已啟動修訂程序,預計新股發行方案會有變化,乃至“重新設計發行方案”,可能會增加新申報企業的成本和負擔。他建議擬上市企業可以充分權衡成本收益之后,選擇新三板掛牌、境外上市等多種方式實現融資發展。
IPO咨詢機構前瞻投資顧問(主要為擬上市公司提供上市前細分市場研究和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認為,一方面,證監會通過窗口指導積極引導企業分流,另一方面,不斷推陳出新的IPO政策讓排隊公司候審壓力重重,來自輿論監督和業績等方面的壓力,以及長時間待審的成本壓力,致使部分公司主動撤材料,而政策的不確定性也讓一些擬申報企業持觀望態度。這兩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IPO堰塞湖的壓力。
今年已有21家企業終止IPO審查排隊壓力稍有緩解
面對不太確定的IPO市場改革,以及企業自身的個中原因,年內相繼有21家公司主動撤回了材料,包括擬登陸主板的4家企業,擬登陸中小板的8家企業,擬登陸創業板的9家企業。
從終止時間來看,1月份有8家,2月份受春節假期影響僅2家,其余企業均集中在3月份終止。這些企業共涉及17家保薦機構。
從審核進度來看,6家企業直接從初審狀態轉為終止審查,10家公司已經進入落實反饋意見階段,2家企業已完成預披露,遼寧益康生物、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南京斯邁柯特種金屬裝備3家是已經通過了發審會的。
前瞻投資顧問認為,面對IPO改革的諸多不確定性,在強大的輿論監督壓力、成本壓力、業績壓力下,剩余的682家候審公司中仍將有一部分企業可能會倒在發審會門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舒解了IPO堰塞湖的壓力。
證監會鼓勵企業掛牌新三板實現融資
3月27日下午,證監會官方微博稱,目前首發在審企業數量較多,在較長時間內難以輪到新申報企業。鑒于此,證監會一方面允許排隊企業和新申報企業重新選擇上市地,另一方面,也鼓勵企業去新三板或者海外市場。
長期從事IPO咨詢服務事業,且已成功為四維傳媒(430318)、嘉達早教(430518)、雅達股份(430556)、匯龍科技(430452)提供過新三板掛牌咨詢的前瞻投資顧問認為,新三板實行全國擴容以后,不僅區域沒有限制,行業限制也逐步放寬,這為中小企業打開了另一扇融資窗口。而且,隨著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競價交易方式的不斷引入,新三板市場的融資功能、交易功能將逐步匹配,適應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成為創業板/中小板的有力補充。
至于境外上市方面,市場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63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合計實現融資85.73億元,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36億美元,上市數量及融資規模同比分別上升8倍和7.83倍。除去A股IPO重啟的首批48只新股,有15家企業實現境外IPO,合計融資27.26億美元,上市活躍度同比翻倍,融資規模同比增加1.81倍。
曾為300余家企業提供IPO咨詢的前瞻投資顧問認為,企業是在A股,還是紐交所、納斯達克或者香港上市,對于已經決定上市的企業而言,上市地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戰略性選擇。除了考慮估值水平、上市成本等客觀因素以外,企業自身狀況也對于上市地的選擇有很大影響,尤其是業務規模、行業特殊性、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等。因此,企業應綜合自身狀況進行科學評估,謹慎選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