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閉關公司涌向新三板
(本文由《理財周報》記者章銀海采訪報道)截至4月10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已達679家,年內掛牌公司超過千家毫無懸念。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IPO的諸多不確定性以及公司自身融資需要,有部分在會排隊公司已轉向新三板。“現在市場環境不好,公司很難達到上市的盈利要求。另外,現在IPO過會發行遙遙無期,先轉道新三板融到資后再看情況。”一家從主板撤下IPO材料的公司負責人略表無奈。
新三板的火爆緣于其不但是擬IPO公司的新目標,亦是主板退市公司的“棲息地”。已暫停上市的*ST長油將不幸成為滬市央企退市“第一股”。雖然退市公司經營業績達到標準后仍可回歸主板,但一家新三板中介公司負責人直言:“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
目前新三板累計已有9家公司順利轉板,合縱科技、海鑫科金等多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仍潛伏在IPO候審隊列。
“盈利門檻無疑是轉板的普遍性難點,IPO的不確定性則是當前公司轉板的主要外圍障礙。”前瞻投資顧問新三板咨詢部負責人邱爽向理財周報記者坦言。
從已披露2013年業績的公司看,134家公司中有125家公司實現盈利,僅9家公司出現虧損。64.18%的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超過創業板、中小板以及主板。
新三板成IPO及退市公司棲息地
IPO的諸多不確定性,以及650余家公司的IPO堰塞湖現狀令很多擬提交IPO材料的公司望而卻步,資金需求較緊迫的公司轉而投向新三板。截至4月10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已達679家,年內掛牌公司超過千家毫無懸念。
“公司從IPO長長的隊伍中撤離轉道新三板掛牌,不僅審批時間變短,流程簡便,也可通過增發募集資金,解決公司目前的資金問題。”邱爽坦言在會排隊公司轉向新三板的便利。
據了解,新三板掛牌公司凱立德、四維傳媒、嘉達早教、謝裕大、新疆華油、和氏股份等公司均曾排隊上市。“現在市場環境不好,公司很難達到上市的盈利要求。另外,現在IPO過會發行遙遙無期,先轉道新三板融到資后再看情況。”一家從主板撤下IPO材料的公司負責人略表無奈。
以國內導航軟件龍頭公司凱立德為例,該公司曾申請過創業板IPO,并進行過預披露。據其日前公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3年營業總收入1.68億元,同比增長19.69%;凈利潤3993萬元,同比下降3.59%。
其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公司2011年、2012年凈利潤8168.66萬元、4141.56萬元,經營業績三年內持續下滑。業內人士認為,凱立德主要還是業績表現問題才被迫終止IPO。理財周報記者試圖聯系凱立德董事會辦公室了解情況,但均遭到對方掛斷。
事實上,由于在審首發公司數量較多,在較長時間內難以輪到新申報公司,證監會甚至表態鼓勵公司到新三板掛牌并進行股權、債權融資,可預見的是,在會排隊公司轉道新三板數量會越來越多。
除IPO公司轉投外,新三板也成為主板退市公司的“棲息地”。2013年年末,上交所曾表示取消退市公司股份轉讓系統設置,此后滬市退市公司的股份將統一轉至新三板掛牌轉讓。
已暫停上市的*ST長油將不幸成為滬市央企退市“第一股”。其2013年年報顯示凈利潤-59.22億元,期末凈資產-20.97億元。此前該公司已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后,去年凈利潤仍為負值,退市在所難免。
“條件都符合了,現在在走流程,退市之后只能去新三板。”*ST長油董事會辦公室人員表示,在新三板經營業績達標后,公司仍可回歸主板。
“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退市公司實現扭虧都還是問題,回歸主板談何容易。”滬上一家新三板中介公司負責人直言。
以四川托普軟件為例,該公司由于2003-2006年連續四年虧損,被迫在2007年5月從深交所退市,現在新三板掛牌轉讓。目前公司經營業務全面停頓,2013年年報虧損5395萬元。
“我們想回主板,但目前狀況根本不可能。我們曾找機構談重組計劃,但是對方說負債太高了。”托普軟件相關負責人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盈利門檻仍是轉板普遍性難點
8月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將啟動,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和成交活躍度都會大幅提高。對于新三板公司是否考慮轉道主板的問題,邱爽認為:“做市商制度推出后,如果到時交易活躍,流動性提高,公司可能會選擇繼續留在新三板。”
今年1月,原新三板公司安控科技成功在創業板IPO并順利募資4.78億元,再次激發了新三板公司的轉板熱情。
目前新三板中仍有多家掛牌公司潛伏在IPO候審隊列。除了擬登陸主板的海鑫科金尚在“初審中”外,合縱科技、康斯特、雙杰科技均為創業板“落實反饋意見中”。同時,正在新三板掛牌的多家公司已有不少家透露出轉板計劃,包括現代農裝、大地股份、金和軟件、蓋特佳、中科軟、綠創環保等,都召開股東大會通過在創業板或中小板上市的議案;中航新材也稱已符合首發上市條件。
三板累計已有9家公司轉板,分別為安控科技、世紀瑞爾、北陸藥業、久其軟件、博暉創新、華宇軟件、佳訊飛鴻、東土科技、粵傳媒。9家公司通過IPO合計募資44.17億元。
“以前成功轉板的公司仍采用舊時的轉板操作套路,即證監會接受上市申請之后,先在股轉系統暫停交易,待正式獲得證監會新股發行核準后,再從股轉系統摘牌。”前瞻投資顧問負責人邱爽坦言,雖然近期監管層也多次提及轉板問題,但至今沒有出臺具體政策。“新三板公司IPO并沒有特殊待遇,仍照常規IPO標準,包括財務門檻、股本門檻等。”
對于新三板公司轉板的難點,邱爽認為仍在于公司自身的資質問題,包括能否達到創業板、中小板、主板的IPO要求,是否具備持續成長潛力為廣大投資者創造價值。盈利門檻無疑是轉板的普遍性難點,而來自IPO的不確定性則是當前公司轉板的主要外圍障礙。
目前正處于新三板掛牌公司年報密集披露期。截至4月10日,累計已有134家公司發布年報。其中125家公司實現盈利,僅9家公司出現虧損。值得注意的是,凈利潤方面,86家公司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達64.18%;營業收入方面,100家公司實現同比增長,占比高達74.63%。
具體來看,已披露的公司中,有34家公司營業總收入超過億元,43家公司凈利潤超過千萬。其中湘財證券奪得雙魁,2013年總營業收入8.3億元,實現凈利潤1.3億元,業績甚至超過上市券商太平洋。
盡管新三板公司總市值、總營收及凈利潤數量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有一定差距,但從公司盈利性來看,新三板公司更具優勢。從已披露年報的公司統計,新三板64.18%公司同比實現凈利潤正增長,而創業板凈利潤增長公司數為59.1%,中小板為58.28%,主板61.72%。
隨著5月份全國股轉系統交易支持平臺上線,8月份做市商T+0交易制度推出,新三板市場會吸引越來越多公司競相進入市場掛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