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消有望成在美中概股退市回歸A股第一股
2013-10-16 17:26:23 責任編輯:王逸之 來源:證券日報
(文·夏芳)58同城擬在紐交所上市,最多募股融資1.5億美元。去哪兒網周一向SEC提交了IPO招股書,擬募集1.25億美元資金。近兩年來幾乎陷入停滯狀的中國公司赴美上市,隨著近期火熱的美國新股市場似乎又熱鬧起來。
但在A股市場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外的第二大資本市場的今天,與美國IPO上市相比,更多的是已上市的中國企業選擇私有化退市,其中不乏阿里巴巴[微博]、盛大、安防科技、分眾傳媒[微博]等優質企業。i美股數據顯示,2012年共有8家中概股公司順利完成私有化,遠超中概股公司在美IPO上市企業家數。投中集團研報認為,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首要原因是海外資本市場對公司股票估值偏低。
近期,飛樂股份發布實施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曾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安防科技下屬公司中安消計劃重組飛樂股份,亦因其從美國私有化退市的身份引發外界猜疑。猜疑的背后,顯露出的是國內民眾對于美國私有化退市程序的不了解。
眾所皆知,美國證券市場實施寬進嚴出制度,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微博]均有嚴格的退市標準。退市又可分為主動退市與被動退市,主動退市又分為私有化和暫停信息披露;被動退市可分為因不符合上市要求而退市或因出現重大問題被勒令退市的情形。目前,包括盛大、安防科技、分眾傳媒在內絕大多數中概股都是主動退市私有化,非因達到退市標準而被動退市。
同時,美國上市公司私有化退市與上市一樣,屬于常見的資本運作手段,不僅僅中國企業有退市的運作,美國本土的企業上市后一樣會根據其發展需要進行私有化操作。今年以來知名IT企業DELL(戴爾[微博])已宣布完成私有化退市,BlackBerry(黑莓[微博])亦已宣布將私有化的信息。但要注意的是,有別于因不符合上市要求而退市或因出現重大問題被勒令退市的情形,私有化退市運作難度較高,SEC將全過程監管,小股東若認為損害其利益亦可發起訴訟。如擬私有化退市公司存在財務造假或欺詐上市行為,根本就無法通過SEC、代表小股東利益的獨立委員會及財務顧問、律師事務所等的多環節審查,上述任一環節有問題都有可能使得公司私有化失敗,并被追溯相應法律責任。可以說,能通過寬進嚴出的美國資本市場私有化退市流程的上市公司,不可能存在財務造假或欺詐上市行為,如存在,根本就不可能私有化退市成功。
但是,私有化退市絕不是中概股最終的出路,那最終的出路又將會在何方呢?
中概股回歸A股早有先例,南都電源(7.420, -0.39, -4.99%)從新加坡退市后已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證監會最新公布的IPO公示名單顯示,從新加坡退市的三達膜科技亦擬申請登陸上交所。資料顯示,三達膜2003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2011年選擇進行退市私有化。若三達膜成功過會上市,將成為A股的第二只新加坡私有化退市的海歸中概股。若中安消重組飛樂股份成功,則有望成為中概股美股私有化退市回歸第一股。但實際上,分析其目前已披露的重組預案來看,中安消此次借殼上市,實際上是與當初作為紐交所上市主體的安防科技并沒有多大聯系,中安消上市框架只有幾家產品制造類的安防科技集團下屬企業參與其中。
實際上,早在2011年的全國兩會上,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盛大董事長陳天橋即提交一份題為《加速推進國際板上市,助力紅籌“孤兒股”歸國效力》的提案,而彼時盛大公司尚未宣布其私有化退市方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國際板至今未開,所以盛大并未實現其回歸A股之夢。如今,曾同為美股上市公司安防科技的下屬公司中安消技術借殼飛樂股份,無疑也為在海外上市尤其是美國上市的有意回歸A股的中概股公司探出了一條新路,如中安消借殼成功,有意回歸的中概股私有化退市操作或許將頻見報端。
中概股退市后的出路并不只有A股一個方向。已私有化退市的阿里巴巴被曝香港上市計劃,亦有說法指紐約、上海也是阿里巴巴上市地的選擇之一。在可見的未來,或許越來越多優秀的中概股將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及市場估值情況,選擇私有化退市再擇地上市融資,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