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2018深圳時裝周現場展覽:丁勇VS泄漏的粉色
2018-03-26 14:32:31 責任編輯: 來源:互聯網
在深圳時裝周進行時,以藝術家和設計師的雙重身份,丁勇攜近期繪畫作品和時裝作品,在深圳當代藝術館策劃了一場名為《泄漏的粉色》的展覽。
作為達衣巖服裝品牌的設計師,丁勇像蝙蝠俠一樣具有另一重身份:藝術家。
白天設計服裝,晚上他用藝術語言襲擊這一切。一個藝術家的靈魂,想要從設計師的軀殼從中解放出來。商業事務讓他財務自由、精力充沛,但他每年總要到北京的宋莊,進行兩個月的繪畫創作。
在丁勇看來,藝術創作所追求的,與服裝設計所滿足的是兩種沖突的文化:前者精英化、深刻,旨在藝術價值;后者大眾化、表面,旨在消費價值。十幾年來,他意識到批判對象就是他自己,他自己就是一個商業動物。一年之中在北京畫畫的那兩個月,他對抗自己、塑造自己的淬煉,終于形成為一種新哲學。2017年,他解決了兩種對立角色,任憑一種真實狀況的自覺超越了概念化的判斷。本次展覽所要探討的,即是丁勇這兩種身份的融匯和思考。
作為一個繪畫和時裝展,展覽探討了繪畫與時裝之間的關系。繪畫是丁勇的近作,用了服裝的手法來表現。為了追求視覺陌生感,丁勇舍去了繪畫中另類的顏色和純繪畫技法,色彩明亮、時髦,加了些拼圖,整體觀感更年輕化,更時尚化。
時裝方面,丁勇設計了一組“煙道”系列服裝,調入了當代藝術的語言,經典的外套被銀色錫管穿進穿出,人類和抽油煙機合為一體,把令人亢奮的末世預言表現為時尚。這套排煙道時裝,把基弗的作品中的生存悲歌,引入服裝設計,跨越了裝置藝術和服裝設計的界限,仿佛超越人類的宿命降臨T臺,把人性、工業、未來整合起來,譜成為一首末世詩篇。丁勇在T臺上找到的深度,和他在藝術上找到的新鮮感開始互相建構。
在做衣服之前,丁勇認為自己是個畫家,追求視覺的荗盛之美;做了衣服之后,他覺得光有荗盛是不夠的,他希望尋找點陌生感,于是整天琢磨著如何把衣服做的既陌生又親切。
在畫家和設計師之間,已經分不清是他的繪畫影響了他的設計,還是設計影響了繪畫。總之,這達到了丁勇想要的境界:設計讓繪畫更酷、更年輕,繪畫讓設計更包容。
對話丁勇
Q:隨著當代建筑與時尚的聯系愈發緊密,陳列、裝置、展覽、藝廊、售賣之間的邊界趨于模糊,如何看待很多實體零售店都堪比美術館的變化?時尚產業是否正經歷著從產品到零售店的全面變革?
丁勇:確實如此,目前很多品牌實體店裝置得跟美術館、博物館一樣,特別是在歐洲和美國。標本、畫作、裝置等服裝以外的元素的加入,使得整個店鋪充滿了古董店的氣質。
我覺得這是個好事,尤其對于中國來說,中國目前剛興起這種店鋪裝置風格,以前企業都在賣產品,靠產品、靠爆款來支撐店面,后來才開始從產品轉向品牌和文化。店鋪的文化氣質,和衣服應該是匹配的,并據此吸引到欣賞你的人?,F在是個消費者時代,尤其是在互聯網電商的沖擊面前,實體店鋪要更強調體驗、藝術感受。當消費者逛一個店、一個商場時,可以獲得像逛博物館一樣賞心悅目的愉快體驗。
Q:想通過本次展出,呈現出什么樣的藝術觀感和精神延伸呢?并希望為時裝行業的藝術進程帶去怎樣的思考?
丁勇:藝術商業化,時裝藝術化,這兩點既可統一,也可獨立。我想讓它們走得更近點。
繪畫、雕塑還有裝置藝術,是裝飾空間和支撐空間的,可以讓空間延伸得更有氣質。服裝藝術也像個裝置藝術,消費者是穿著者,服裝讓她更好看更有氣質。從這一點來看,繪畫藝術和服裝藝術都有“裝飾性”的共性:繪畫藝術只有放在合適的空間,才能完成這幅作品;服裝藝術只有人穿上,才能完成這幅作品。
繪畫開啟了我對服裝的延伸和思考,可以用裝飾空間的手法來裝飾人。中國的服裝發展了20多年,剛解決了從“有衣服穿”到“穿的好看”的過程,此時消費者想要衣服更有情調、更有藝術性。這個階段對于達衣巖這種原創的文化性品牌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我希望藝術的介入,能持續讓服裝的風格呈現多種樣式,讓消費者能感受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文化所帶來的獨特情懷。
丁勇
2011 北京創建宋莊工作室至今
2002 廣州創建女裝品牌 Donoratico達衣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李明?。?/b>重磅!2025年中國水下機器人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一系列水下機器人政策,已構建起全...[詳細]
- 袁業:2025年中國電力行業細分市場現狀分析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