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貸新規多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
2014-05-07 14:17:40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國培機構
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迅猛,據央行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127家,從業人員9.89萬人,貸款余額8444.13億元。近日,銀監會連同中國人民銀行,向各地金融辦下發《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待反饋意見后再上報國務院確認。隨著新政策的制定,此前制約公司發展的“外源融資限制”、“經營范圍狹窄”等問題或將一一破解。
1月6日,銀監會在召開的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上已提出,對于小額貸款公司,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國統一的監管制度和經營管理規則,落實監管責任。
內容上,《意見稿》在融資限制、業務范圍、監管細則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同一借款人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小額貸款公司資本凈額的5%”等規定都將取消。
小貸公司主要資本來源為股東繳納的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不超過兩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并且從銀行融入資金余額不得超過資本金額的50%,杠桿率的受限也一直制約著行業規模發展,而一些“灰色”融資手段逐漸興起并積聚風險,放寬融資限制的呼吁不斷。
而此次《意見稿》不僅取消了上述“50%”規定,對于單一客戶貸款余額不得超過資本金額的5%也取消。實際上,可以用夫妻分開借款、企業和法人分開借款等很多隱蔽的方式規避“5%”規定,目前小貸公司在貸款集中度上普遍超越了這一限制,反而隱藏了風險。50%的取消意味著小貸公司可以運用較高的杠桿率來提升經營效益,同時意味著監管者不再寄望于通過限制外源資金比例來控制小貸公司風險,而是將風險的衡量和經營決策權交給市場資金拆借機構來把控。
不過,在部分上海地區業內人士看來,小貸公司的資產本身并不被金融機構視作可證券化的優質資產,若按照征求意見稿一步到位放開其融資限制及業務范圍,雖將在短期內有利于小貸公司行業發展,但長期仍可能異化形成風險積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334862萬千瓦,同比...[詳細]
- 鄭晨:【全網最全】2025年靶材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