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首超三星 成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新“霸主”
2014-08-06 16:26:55 責任編輯:張澤偉 來源:中國家電網
據華爾街日報8月4日晚間報道,2014年第二季度,小米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新“霸主”,產品出貨量首次超過三星,名列第一。
“中國的小米長大了”,華爾街日報援引市研公司Canalys的數據稱,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小米的出貨量占比達到14%,三星、聯想、宇龍緊隨其后,占比均為12%。
成功源于低價策略
2014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市場份額僅為10.7%,排名在三星(市場份額18.3%)和聯想(市場份額11%)之后。“環比第一季度,增長非常顯著”,報道中稱。
Canalys上海公司分析師王靜雯(音)在接受電話采訪時稱,小米的紅米系列產品(包括紅米、紅米1S和紅米平板)很受歡迎,直接拉動了二季度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占比。
“小米的旗艦產品小米系列和紅米系列,在價格上很有競爭力”,王靜雯說,“同時這些產品還配置了一流的芯片,屏幕和攝像頭”。據了解,小米手機的售價一般在100美元以上,而三星的Galaxy系列高端機型的售價通常超過500美元。
此外,小米自己運營其電商網站,以及成功的營銷策略、軟件開發也有助于它在中國眾多的低成本手機制造商中脫穎而出。
國內已臨天花板 “未來”或在海外市場
小米的快速發展能否助力雷軍贏得與格力電器董明珠的賭局?
2013年12月12日,雷軍與董明珠對賭10億元,賭5年后小米公司的營收將超過格力。根據雙方公開資料,2013年格力電器的營收為1200億元,小米為316億元;2014年,格力方面預期營收為1400億元,小米預期營收將達800億元。
2014年,有業內人士質疑格力公司迎來了成長天花板,據今年年初《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篇文章分析稱,2013年格力營收的同比增幅為19.9%,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更甚的是,目前格力在國內空調的市場占有率已穩占四成以上,天花板效應逐步顯現”。
雖然剛剛坐上出貨量“頭把交椅”,但小米也已經面臨著同樣的窘境:據工信部8月4日消息,1-6月我國生產手機8.46億臺,增長14.0%,增速相比2013年(14.6億部,增長23.2%) 明顯減少。“手機市場呈現飽和狀態,遭遇天花板。截止2014年6月30日,我國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2.60億戶。而中國擁有1.2億老人(多數沒有使用手機)、2.2億兒童,移動用戶增長基本飽和。因此,中國電信移動用戶上半年累計減少534萬。”搜狐IT援引一名評論人士的觀點稱。
2014年以來,格力意識到主業單一,開始大力度推廣晶弘冰箱、大松小家電,試圖拓展產品線、突破空調單品的局限。而對于早已邁進多品類發展之路的小米來說,未來的出路或許將更多的倚重海外市場。
據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稱,7月22日,小米在印度第一次網絡銷售,一周內收到10萬次預約,開賣僅僅39分鐘,小米3智能機就在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上脫銷。7月29日小米3在Flipkart開賣,僅過5秒就售罄。
中國手機能在三星、蘋果等國際巨頭的夾縫中搶到更多蛋糕嗎?
答案是肯定的,隨著歐洲、印度以及非洲市場的打開,中國越來越多的手機還將遠銷海外:據工信部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14上半年,我國手機類產品出口額達451億美元,增長高達8.7%,在整體電子信息產品中排名第一位——與此同時,所有其他通訊設備產品出口額同比均大幅下滑。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隨著半導體、平板顯示、光伏新能源等下游產業的迅速...[詳細]
- 成招榮:預見2025:《2025年中國中硼硅玻璃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干貨】無人駕駛物流車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施馨童:2025年中國包裝上游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 吳小燕: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 劉海晶: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附投融資事件、產業基金和兼并重組等
- 蔣金成:女性觀眾是大型演唱會的主力,觀眾社交觀演屬性突出
- 曾鏵:2025年中國火鍋行業消費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及31省市母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廖子璇:2025年中國口腔種植市場供給分析:高水平口腔醫師供不應求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